当前位置: 首页>子站>网上展厅>档案史料>史话趣闻

林森与青芝山的开发

发布时间:2022-11-28 来源:福州晚报 字体:【大】【中】 【小】

   林森(1868-1943),字子超,晚署青芝老人,闽侯县祥谦镇凤港村人。他历任中华民国参议院议长、福建省省长、立法院院长、国民政府主席等职。林森为辛亥革命、抗击日本侵略等都作出显著贡献。本文仅说说他为家乡开发青芝山的故事。

  青芝山位于连江县琯头镇西侧,又名百洞山,传说过去山上盛产青色灵芝,又因山势奇伟,岩洞众多,景色宜人而得名。海拔150米,由青芝、闽海观日、青峰、龟山四个景区组成的青芝百洞山风景区,总面积11.37平方公里。山上岩秀石奇,可谓一石一胜,树深林幽,共有108个景点,含两湖、三泉、十五洞、三十九石、四十四岩等。岩以猴抱桃、八仙岩、三友岩为最;洞以九曲联珠洞、星窝洞、蝙蝠洞、五曲洞为奇;石以蛤蟆上山、杜鹃泣月、三玉蟾为胜;泉以琴泉、翠壑、泽泉为突出;湖数敖湖景胜。莲花峰矗立在青芝山之巅,东临闽江口,西朝八仙岩,阳光照耀,莲花如镶金边,晨雾缭绕,浮在半空,非常壮观。

  明万历四十年(1612),工部左侍郎董应举曾开发青芝山,并在山中建青芝寺。

  董应举(1557-1639),字见龙,号崇相,连江人。万历二十六年进士,历任广州府学教授、南京国子博士、吏部主事,考功郎中、太常少卿、右副都御史、工部左侍郎、户部侍郎等,政绩显著。他捐建的青芝寺位于青芝山莲花峰之山腰,该寺内前为天王殿,后为大雄宝殿。其建筑有特色,为青芝山留下宝贵的文化遗迹。另外,他在青芝山奇岩怪石上,也留有墨宝。可以说,董应举为开发青芝山立有创始之功。对此,青芝寺有一副对联说:“紫竹白衣丈室皈衣观自在;千岩万壑名山开辟董尚书。”这就是赞扬他开发青芝山的功绩。

  林森继董应举之后又一次大规模开发青芝山。1923年2月8日,林森奉孙中山指示,卸去福建省长职务。赴广州任建设部长前,他应老朋友林焕章(字佑箴)邀请,畅游连江琯头青芝山,夜宿青芝寺旁的梅花楼。他酷爱青芝山胜景,便在青芝山买下鲤鱼园和莲花峰下一块乱石杂地。他自己设计住地,托人修筑“啸余庐”,拟作公馆休憩之所,也为青芝山增添一大景色。在庐的围墙外门额匾上刻写“常关”二字,以示闭门静养,避免喧嚣之意。这次,林森在青芝山约有半年时间。

  1926年4月,林森在南京病愈返里,隐居在青芝山。他早年丧偶不娶,无亲生子女,所以孤身一人,无所牵挂,只是笃信佛教,因而与青芝寺住持觉非交往密切,常在一起畅谈。青芝寺历任住持中,觉非和尚值得一提。他原籍台湾新竹(一说莆田人),小时在台湾天竺寺出家,后云游南洋多年。清宣统三年(1911),觉非和尚渡海至连江青芝寺,他爱青芝山岩洞的美丽景色,便把大量积蓄贡献给山寺修缮,拓景植树,将青芝寺修葺一新,并与林森结为挚友。同年,林森托人在青芝山购地一块,建造藏骨塔,作为他自己逝世后的存骨处。在建塔的同时,林森又雇人铺设“啸余庐”至藏骨塔及至半山亭的两条石板路,以便行走,还重新修葺了“虎洞”“一片瓦”“一线天”“桃源洞”“蝙蝠洞”“九曲洞”等名胜景点。还开辟“啸余庐”后园,开凿东觉岩,种植各类花草树木,且在站岗亭至虎洞间种植松树,取名“万松岭”。青芝山上缺水,林森在山上找到三处泉水,亲自命名和书写:“泽泉洞”“勺泉”“濂泉”,分别刻在泉边的岩石上,独“泽泉洞”边署了青芝老人。

  1927年4月,林森回到南京主持中山陵建设和参与孙中山的安葬大典。1931年12月28日,林森当选为国民政府主席。

  1933年,十九路军发动“福建事变”,也称为“闽变”。其主要领导有蔡廷锴、蒋光鼐、李济深等人,他们主张反蒋抗日。这时,林森从南京返回故乡,关心家乡的教育事业,先后到禄家小学、凤港小学等校参观考察。10月底进住青芝山,约有半年时间。他感慨自己隐归恨晚,遂书“晚归”二字,刻于木鱼岩上。后来,又书“佛在心头”“石室”分别镌于半山立石和鳖岩上。林森在青芝山自撰一联:“随时静录古今事,尽日放怀天地间”,署名青芝老人,悬于卧室中自勉。当时,童抗(浙江剡溪人,林森任参议长时,他为参议员)来访,归作《题青芝老人山庄》诗一首,诗曰:“连理江头百洞山,青芝香馥水潺潺;开轩门面对场圃,共话桑麻在此间。”林森收到此诗即作《和枕溪同志题本庄》诗酬答,诗曰:“叶绿花红水色清,卜居田舍寄幽情;许由有塚行无似,抛却历山竟辍耕。”

  1930年,青芝寺前殿不幸遭火灾。林森筹款建造该寺的前殿,即大雄宝殿,并亲自设计了中西合璧别具一格的图案,即外观为西洋式造型,内里为中国式宫殿,请林焕章主持建筑,并聘请能工巧匠,用檀香木雕刻大殿的如来佛像等。1934年大雄宝殿竣工,林森亲书一对联:“前殿涌祥光,迨白马载经,声教千年方暨讫;名山开法会,矧青芝献瑞,神灵百洞尽皈依。”并将这副对联缀在大殿的前柱上作为纪念。

  1935年10月,林森再次返闽,并带回西藏九世班禅赠送的一尊“汉白玉佛像”。玉佛像由整块汉白玉精雕而成,通体光泽清润,洁白无瑕,当时额上还缀有好几颗光芒闪闪的珍贵宝石,安置在东觉岩中,供人观赏。它和如来佛像、青芝都为青芝山的镇山之宝。

  1936年8月,林森在国府参军长吕超等陪同下,由南京回闽扫墓,住于青芝山庐中。吕超慕其高风,便出资在青芝寺侧(即狮子岩和象岩之间)建双层楼阁,1937年建成,林森亲笔书写“松风阁”于横匾上。据说林森常在此看书。不久,林森又回南京。此后,由于抗战爆发,林森再也无暇返闽,但他经常与林焕章等人书信往来,十分关心青芝山景区的建设及乡亲和友人。觉非禅师逝世,他得知后很伤心,嘱将其骨植安放于庐之后园,便把庐事托林焕章照应。

  1943年8月,林森因车祸病逝于重庆,葬于重庆双河桥林园,享年76岁。



作者:肖忠生

分享到: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