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子站>网上展厅>档案史料>史话趣闻

于山大士殿风云

发布时间:2020-08-31 来源:福州晚报 字体:【大】【中】 【小】

  福州于山炼丹井旁,循石阶上平台转弯,有三座依山势层层递建、红墙青瓦、翘角飞檐的寺庙建筑群,面朝五一广场,居中为大士殿,左为护国寺,右为真龙庵。大殿侧旁立有一个石碑,上刻着“辛亥革命福州前敌总指挥部旧址——于山大士殿”。 宽大气派的朱红色六扇大门,两只张牙舞爪的石狮门前守卫。这里现已成为福州辛亥革命纪念馆,展出1911年辛亥革命福州历史人物等的图文与实物。看着一些文字图片和场景复原,不难想象当时打响光复战役第一枪时的福州城。

  辛亥革命缩影

  进大殿,穿过天井厅堂,登上高高的台阶,殿的第三进一间不甚起眼的大厅,就是辛亥革命福州革命党人反清前敌指挥中心——总指挥部的会议室。据介绍是按照当年的样貌布置:大厅中间摆放了一张大会议桌,会议桌两边排列着十多张藤椅、八仙椅,正前方设有主席位。

  清宣统三年(1911年)10月10日,武昌辛亥革命成功。同年11月8日的下午,福州的革命党人就在这个房间里进行了战前的最后部署,随即正式宣布发动起义。

  主席位后面的墙上,挂着一面红底、黑九角轮和十八颗小黄圆星组成的旗帜,这是当年鼎鼎大名的“铁血十八星旗”,现今很多人都没见过。这面特殊的旗帜原本是湖北反清组织共进会的会旗,其中红底和黑色的九角轮寓意“铁血精神”,而十八黄星代表当时汉地十八省,武昌起义后便成为民族革命的旗帜。11月9日拂晓,福州起义开始,著名华侨领袖、民主革命家、63岁的黄乃裳举着十八星大旗,与福建同盟会郑祖荫等人,带领学生军、福州体育会、南台商团等成员大队人马,从位于仓山的福建同盟会会址,浩浩荡荡冲过万寿桥(解放大桥),奔向城里花巷民军总司令部,并涌向于山增援。

  铁血十八星旗,一时之间取代了黄龙旗,飘扬在中华大地的许多地方。此旗在中华民国成立后还曾作为国旗方案之一,后来被确定为陆军军旗,又经过修改成了十九星旗,北伐后被国民政府废除。

  当年坐镇这间房间的前敌总指挥是同盟会的许崇智,时任新军第十镇第20协协统,后来曾任孙中山时期的国民党中央军事部长。还有起事前两天正式加入同盟会的原清新军统制孙道仁等人,开会决定在此地向清将军衙门开炮起义。

  现前敌总指挥部房间外庭院,一门铁炮架在地上,对着五一广场。旁边的牌子介绍说,这口炮就是当年在于山上轰击清军将军署的四门铁炮之一,现虽锈迹斑斑,但掩盖不了它百多年前的威武。这门炮当年居高临下的强大火力,对只有毛瑟枪、火绳枪、鸟枪和冷兵器的八旗兵具有极大的杀伤力和威慑力。

  11月9日拂晓,起义的炮火从于山上发射下来,炮打将军署和旗兵聚居的旗下街,各处同时发动攻击。清朝廷在福州的最高军事首脑朴寿将军,率驻防旗兵等几千兵力防守,措手不及,仓促应对。到了下午,清兵便抵挡不住仓皇奔逃。许多满族士兵和士绅纷纷举白旗投降,清总督见大势已去,吞金自尽。清将朴寿在逃跑中被俘,被解往于山,最后被斩杀于炼丹井旁。

  下午,起义军先锋队督押清军残兵败将到于山脚下南校场(今五一广场),呈缴很多无机柄枪杆和子弹。南校场上空高高飘扬十八星红旗,清政府在福州的统治被推翻。从此,福建摆脱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的统治。在各方强大势力的逼迫下,满清皇朝最终被迫退出历史舞台。

  福建唯一《大士出山图》

  大士殿最早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名众香院,后更名为嘉福院。其中,第三殿称玉皇阁,供奉玉皇大帝。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改内供“万寿无疆”碑,为州城百官遥拜皇帝的地方,称万寿亭。梁枋、斗栱、雀替和藻井等布满雕刻与彩画,鼎盛时期号称全闽寺观之冠。清乾隆二年(1737年)改称大士殿。

  最后一进(第四进)的观音阁叫御题轩,因有一座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御笔亲题的《大士出山图》碑刻而得名。此碑高3.5米、宽1.59米、厚0.5米,质地为水成岩石。碑边雕饰着十条云龙,碑座为翻江倒海的海浪中双龙戏球图案,雕刻精美。

  虽然画面已模糊,但还可以看出些形象。碑面阴刻,一位头上半秃、长扫帚眉、满面卷曲络腮胡的西域面孔男子,盘坐在菩提树下参禅,手中持一只净瓶,瓶口飘出一缕轻烟。缭绕袅袅上升的云烟上空,端坐一尊圆脸盘、面目姣好的女相观音菩萨。民间将这幅图俗称为“观音由男变女图”。这是福建省唯一、全国极为罕见的描绘了男相的观音大士和女相观音菩萨的图。

  在印度佛教中,观音原本就是男性,即使是现在,藏传佛教中观音的形象还多为男性。唐末宋代以来,汉族女性佛教徒越来越多,她们更愿意选择与自己性别一致的供奉对象,所以女相观音渐渐多了起来。有资料说,从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和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的作品中可以了解到当时观音是男女两相并存,到元代以后才逐渐转变成全部采用女相观音。

  此碑的上、中、下部,还有楷体刻留文字。上方为御题《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为乾隆帝手书一段汉文,至今有230多年历史。中间为重修碑刻题记。落款为“乾隆壬午暮春并识。沐恩弟子张幼颜重修”,乾隆壬午为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暮春即三月。下方为三宝竖碑题《跋》,时间为乾隆己亥葭月,即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十一月。

  竖碑时间竟然比重修时间迟,因为该图像源自宋代一拓本,存于浙江圣因寺,进贡入朝后,大受乾隆皇帝赏识,亲自为之题记,并镌成石碑,立于浙江杭州某佛寺中。乾隆壬午暮春(1762年),三宝到福州任闽浙江总督,于乙未春(1775年)梦见该拓本与后来见到的御题大士出山图中的拓本完全一样。故特地上疏乾隆皇帝,乞求恩赐此碑,乾隆准奏,让三宝将碑带回福州竖立于此。1779年,为了记下这一圣事,三宝题跋,记下此碑的来龙去脉,补镌在碑的下方:“余恭钧衡之任,移节三山,入夏以来,祈晴九仙山之护国寺。”因此张幼颜重修该碑的时间早于三宝题跋的时间。

  《跋》中阐明了竖立该碑的真正目的:“奉命抚浙,每遇灾浸,即虔诣叩祷,诚无不格,其赖法轮之转,以济蒸民者,泽至渥也。”又“寺旧供大士像,实征响应已,后来旱叹祷于其上,旋得甘露,岁以大稔,民胥庆焉”,说明该碑在当时用于祈晴求雨,为后世留下了古代“祈晴求雨”的可贵实物资料。

 

作者:岫云

分享到: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