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子站>网上展厅>档案史料>史话趣闻

艾儒略:福建近代天主教之鼻祖

发布时间:2019-04-10 来源:福州晚报 字体:【大】【中】 【小】

  (一)

  艾儒略墓,原在福州西北郊马鞍山丞相坑(又称兴圣坑十字山),坐北向南,封土呈长方形,占地面积20多平方米,三合土结构。上世纪90年代初,福州市考古队对其墓进行考古发掘,笔者实地前往参观。

  1999年因兴建福州软件园,艾儒略墓被迁往莲花峰万寿陵园。新建的艾儒略墓为石构,占地20多平方米。墓前两侧栏板分别镌刻“西来孔子”“开教元勋”。墓碑正面镌刻:“艾儒略司铎之墓。”墓碑上侧雕有汉白玉艾儒略头像,两旁立两块石碑。

  一碑名《艾儒略司铎传略》。其文:“艾儒略司铎传略。1582年生于意大利布雷西亚市(Brecia),西姓AIeni,名JuIius,中文姓艾,名儒略,字思及。1600年入耶稣会。1608年晋铎。1610年抵澳,偕毕方济、史百度司铎习中国语文、经史子集、三教九流诸书,靡不贯通。1613年抵大陆,至开封、北京、上海、绛州、苏州、常熟、杭州诸城市,结识徐光启、杨廷筠、韩霖、瞿式耜、史可法等。1624年相国叶向高致仕,经杭州,力挽入闽,12月29日抵榕,居闽25载。北至南平、建瓯、崇安、建宁、泰宁、邵武,中临福州、福清、莆田,南下永泰、安溪、德化、泉州、漳州。所至与显宦名士游,巡抚张肯堂,督学使周之训,诗豪曹学铨、徐等尤称莫逆。1627年5月,在福州书院,就‘天命之谓性’与群儒舌战,博引经传,条分缕析而归于‘天学’,众皆叹服,于是蜚声三山,人称之为‘西来孔子’。1645年叶向高长孙叶州君与教友创建三山堂,后隆武帝嫌其湫隘,乃式廊而轮奂之,匾于堂曰:‘上帝临汝!’1646年抗清大溃,避兵乡僻,‘犹减食食饥,恤病舍旅,自是多病’。1649年6月9日晨,在南平张勋家奉弥撒,是夜得病,天未明卒于延平堂。铎德诸公暨诸弟子,奉先生洁躯,葬于福州北门外兴圣坑之十字山。传世著述达三十余种,科技书有《西学凡》《几何要法》《职方外纪》等。教义书有《三山论学记》《口牌日抄》《要理问答》《弥撒祭义》《圣体祷文》等。其传教方法乃介绍西方科技,扎根于中国文化。共建大小圣堂22座,付洗万人,洵中西文化交流的伟人,福建近代天主教之鼻祖也。后学长乐郑长诚谨识。”

  另一碑曰《熙朝崇正集·闽中诸公赠诗》。碑文刻有叶向高和徐

  赠艾儒略诗,曰:“熙朝崇正集闽中诸公赠诗七十一人、八十四首,多为赠艾儒略者。兹勒其二:明相国福唐叶向高:‘天地信无垠,小智安足拟。爰有西方人,来自八万里。蹑屩历穷荒,浮搓过弱水。言暮中华风,深契吾儒里。著书多格言,结交皆名士。俶诡良不矜,熙攘乃所鄙。圣化被九埏,殊方表同轨。拘儒徒管窥,大观自一视。我亦与之游,冷然待深旨。’诗豪闽海徐

  :‘历尽沧溟九万程,廿年随处远径行。教传天主来中夏,恩沐先朝见盛明。五大部州占广狭,两轮日月验亏盈。猗欤有美西方彦,包括天人学已成。’公元一九九九年秋立,福州教区主教郑长诚书。”

  (二)

  艾儒略(1582—1649),意大利人,字思及,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来中国澳门,后至开封、北京、上海、绛州、苏州、常熟、杭州诸城市传教。天启四年(1624)在杭州与明朝首辅叶向高相识,应叶向高邀请到福建传教。费赖《入华耶稣会士列传》称,“儒略既至,彼(叶向高)乃介绍之于福州高官学者,誉其学识教理皆优,加之阁老叶向高为之吹拂,儒略不久遂传教城中,第一次与士大夫辩论后,受洗者25人,中有秀才数人”。天启五年(1625)在宫巷建成天主教三山堂。清顺治二年(1645)六月,南明唐王朱聿键在福州称帝,建号隆武。一日,隆武帝巡视“三山堂”,嫌其狭小,“谓人曰:‘如此湫隘,岂足为上帝所歆格?’遂发帑金,谕令重修。不数月堂工告竣,立牌坊于堂前,大书‘敕建天主堂’五字。又悬匾于堂上曰‘上帝临汝’。立碑记其事。”

  艾儒略精通汉字,能讲一口流利的官话,经常参加地方书院举办的各种学术研讨会、辩论会,即席发表演说介绍西方科学文化知识,“使青衿儒士对他刮目相看”,不久便蜚声三山。在士大夫中,有叶向高、张瑞图、何乔远、林侗、陈鸿等71位名人赠诗艾儒略。他将之编为《熙朝崇正集·闽中诸公赠诗》。

  艾儒略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在福州等地传播天主教义和介绍西方先进的地理学、数学、天文学、医学、绘画及哲学、典章制度等。闽中士人誉其为“西来孔子”。艾儒略的传世著述达三十余种,科技类有《西学凡》《几何要法》《职方外纪》等书。

  明朝灭亡,清兵入福州,艾儒略避难延平。1649年6月病逝,灵柩移葬于福州马鞍山。

 

作者:黄荣春

分享到: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