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子站>网上展厅>档案史料>史话趣闻

李拔:福宁人立碑记其功德

发布时间:2018-12-11 来源:福州晚报 字体:【大】【中】 【小】

李拔其人
李拔(1713—1775),字清翘,号峨峰,今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人,明末义士李杠之后。乾隆十六年(1751)进士,历任湖北长阳、钟祥、江爱知县,湖南衡州、永川、岳阳、汉阳府同知,长沙知府,福建福宁、福州知府等职。在长阳兴水利,重教育,除暴安良;在福宁广种树,首开种植玉米、棉花与种桑养蚕先例;在湖北荆宜施道率众整治长江……他勤于政务,卓有成效,在任二十余年政绩斐然,深得朝廷信任,曾五次得到乾隆皇帝召见。62岁时,李拔因积劳过度,溘然长逝于湖北任上。终其一生,居官廉政,以爱为心,以严为用,以勤为主,以俭为尚。李拔常言:“酷吏不可为,姑息亦养奸。苟不勤,恶能治,苟不俭,恶能廉。”
李拔一生清正廉洁,常忧百姓之苦。他31岁中举后,学而优则仕,终其一生为老百姓谋福祉。
李拔的家族代代浩然正气,一门人才辈出。除他之外,儿子李元模,其孙李锦源和李综濂也都高中进士,留下了“一门四进士”佳话。李拔的子孙中举者不胜枚举,曾诞生八大知县,这在全国少见,故事流传至今。
今日,犍为县也给了李拔崇高的荣誉,如在犍为县文庙旁建了一条街,叫“文林街”,取文人如林之意,乃因昔日这条街出了李拔及其族人而得名;李拔生平故事,廉政事迹及家风、家训,被当地政府以浮雕作品的形式广为宣传。
李拔其事
李拔为官勤政为民,身体力行。无论是治城垣、修水利,还是劝农桑、兴教化,他都亲自上场。
福宁府所属的宁德、福鼎、福安、霞浦等四个地方修建城池需银820两。他带头先捐200两,发动部属捐银600余两,并亲率僚属沿护城壕种植松柳。
在福宁府任职(1757—1760)时,他一面警游惰,尚节俭,禁停棺,惩赌博,肃吏治;一面把重点放在办学上,提供经费,亲撰教材,并为诸生讲学。同时,他还主张“薄赋便民”,减轻人民负担。以至于李拔从福宁知府调任福州知府兼理海防(1760—1763)时,福宁百姓不让他走,福州人民争着抢官,一度流传“两郡争守”的佳话。李拔调离后,福宁人民还专门立“去思碑”来记其功德。他常忧百姓之苦,一生清正廉洁,事迹被选编入《闽东历史清廉人物荟》,被誉为“一代循吏”。
有一次,李拔从京城赴汉阳就任途中,有个人想买官求荣,叫人带上书信和500两银子在半路等候。待来人说明来意后,他当众烧了书信,拒绝行贿的银子,并要追究其行贿罪。此人落荒而逃,怏怏而归。又有一次,李拔从福州府奔丧过楚,当地老百姓认为李拔是个清官,集资700两白银,为他立祠。他竭力劝阻,对百姓说:“要把这些钱办书院,耕农地,解决百姓子弟读书和改善农民兄弟生活,才是我心里想的急事。”
李拔一生好学,著作颇丰,工作之余乃笔耕不辍,书稿不离身。这位重文化、有政绩的郡守,1760年就任福州知府,多次登临鼓山,寄兴抒怀,大学行书,笔酣墨畅。李拔说:“不观沧海,不知丘壑之微也;不登泰山,不知天下之小也。”他写了“云程发轫”“毋息半途”“欲从末由”,其中最贴切且脍炙人口的,要数其在茶亭石墙上写的“欲罢不能”,大行书,径二尺,语出《论语·子罕》。他在鼓山留下许多题刻。从表面上看,这些题刻说的是登山,但实际上都蕴含着求学、崇学、为学的深刻哲理。
于山的摩崖石刻有李拔的“月朗风清”,乾隆辛巳、郡守李拔题;“丹井流香”,乾隆辛巳,剑南李拔题;“登云台”,乾隆壬午,郡守李拔题;“题登云台”,乾隆壬午,郡守李拔题;“南教场演武厅铭”,乾隆壬午中秋,郡守,剑南李拔峨峰题书。
乌山的摩崖石刻有李拔的“望耕台”,乾隆壬午,郡守李拔题。此外,还有李拔的《题望耕台》诗一首:“为念民劳登此台,公余望啸且徘徊,平畴万亩青如许,尽载占涂血汗来。”
在福州南台岛的最南端海峡,在浮礁石的正北悬崖处,有摩崖石刻“龙江飞渡”,乾隆壬午郡守李拔题。
乾隆二十八年(1763),李拔丁忧归家。乾隆三十五年(1770),任湖北荆宜施道台,率众修整长江航道。乾隆四十年(1775),卒于任上。
李拔家风
李拔18岁那年考中秀才,其父教导说:“为学如登山,徒峨看之巅则视下矣。倘一徙而上,犹未登耳。”李拔因此取号“峨峰”自勉,且自书联语“立志不在温饱,青紫拾亦偶然”于书斋。李拔年幼时,家道飘零,炊烟常断,但其母周氏关心李拔学习,教育他要交好朋友。
探访李拔的墓地,其墓碑对联:“泽傅东南深得民情爱戴,学富濂洛直探道德渊源”。这足以概括其光辉的一生。李拔撰写的《劝学箴》《课儿随笔》《训子剩言》《教养迁说》都相当于今天的德育教材系列丛书,警策学子,训示儿孙。
 
作者:葛椿

分享到: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