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子站>网上展厅>档案史料>史话趣闻

上街林氏与花屿六桥

发布时间:2018-08-10 来源:福州晚报 字体:【大】【中】 【小】

作者:孙福枝

  据史料记载,自古至今,闽侯上街有“两宝”名动福州:一是两千多年前的“茉莉之乡”,二是千年前的“花屿六桥”。

   捐资建桥造福百姓

  上街位于闽侯中南部,钟灵毓秀。早在两千多年前,原产于印度和波斯湾的茉莉花,几经周折传入福州,后在上街这片土地上安家落户。久而久之,盛产茉莉花的上街被人誉为“茉莉之乡”,亦称“花屿”。

  古时候,上街有数十座古桥,至今尚有近20座,其中就有著名的“花屿六桥”。昔日,上街河沟众多,给当地人出行带来诸多不便。此事惊动了居住当地的开闽都统使林硕德及其家族(“林氏家族”)。他们决定建造木桥,方便民众出行。于是,或独资,或募缘,自后梁乾化三年(913)至贞明元年(915),先后在上街建造了会潮、玉浦、花屿、温阳、玉丘、上方等6座桥梁,统称“花屿六桥”。6座古桥,历经千载风雨,仅温阳桥被完整地保存下来,几经历代修缮,虽仍在发挥作用,但桥的原貌已经改变了。

  林硕德(860-926),号天复,河南光州固始人。唐僖宗中和元年(881),年仅21岁的林硕德,带领民众参加王绪领导的寿州(今安徽寿县)农民起义军,与王绪、王潮、王审知等人一起,从光州辗转到江西九江、南昌入闽,先后攻克福建汀(州)漳(州)两州,以及泉州、福州等地。乾宁元年(894)十二月至后梁开平三年(909),林硕德被王审知先后封为威武军都统使、开闽都统使。后梁乾化三年(913),闽王王审知赐翁(林硕德)分食邑古侯官县治,封第于古侯官大屿头山,令十八翁居之。

  一千多年来,林氏家族世居上街,已传了三十七代。林氏家族人才辈出,从唐末至明中叶,先后出过“三统帅、一宰辅、二尚书、双翰林、十二进士”。其中颇为著名的便是六世祖林安世。据说,在宋元丰二年(1079)清明节那一天,林安世与乡亲们一起去祭扫祖墓,路过渡口时,正好渡船刚离岸。林安世心急如焚,连忙呼叫渡船返回。谁知船工不但不回,反而冷言冷语道:“想要赶快过河,为什么不自己建桥?”林安世听罢气得火冒三丈,当即许下心愿,定要为乡亲们造桥。后来,林安世终于建成了十四门桥。除此以外,林安世还捐资重建“花屿六桥”,修复侯官龙台山石塔等。

  林氏族人在上街筑桥治水,造福百姓,功德无量,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

  会潮桥

  会潮桥,俗称石塘桥,或称新宅桥,位于上街镇新丰村新宅自然村,原为木桥,宋政和七年(1117)改建为单跨平梁石桥。

  据《六桥林氏族谱》载:“会潮桥在上街石鼓埕西,俗称石塘桥,或称新宅桥。旁通旗麓各村落。桥梁左侧镌刻有:闽县陈彦远为亡考陈三十二郎、妣林六娘,舍身造桥二所。右梁石刻云:政和七年十月□日……”

  会潮桥系石结构,长7米,宽1.5米,桥高2.5米至3米。今因桥面改造,原桥已被水泥覆盖。

  玉浦桥

  玉浦为上街境内浦流,与闽江通之。玉浦桥,位于上街镇新丰村,原为木桥,宋淳熙八年(1181),由六世祖林安世出资改建为石梁桥。初建为两门,后缩为一大门。因近属杏山,俗称杏杨桥,南接梧杨也。

  《六桥林氏族谱》载:“玉浦桥,在杏山东里许,桥有两门。是桥下达浦口、南屿各处,为乡中出口孔道。俗又称杏杨桥,因近属杏山,南接梧杨也。1963年,邱明肃宗波子在南洋,汇款为七十寿。波以是款,命子守元,取里人修是桥云。桥旁有石刻‘林居广同室中廿一娘,舍梁重造’等字,今不见矣。玉浦桥系石结构,长10米,宽1.6米,两孔长各4米……”

  花屿桥

  花屿桥,原名郑屿桥,俗呼双合桥,位于上街镇花屿村祖厝浦,系双孔石构平梁桥,东西走向,全长10米,宽1.5米,桥面距水面2.5米至3米。《六桥林氏族谱》载:“桥‘在旧祠东北里许。谱称郑屿。因其前达郑屿,俗称祖厝双合桥,谓北达赤塘,南通玉浦也’。”

  花屿桥始建于后梁乾化三年(913),原为木桥,宋时重修改为石梁桥。《六桥林氏族谱》载:“花屿桥。旧谱载:花屿桥,镌有‘兴和里,元丰庚申年(1080)弟子林怀资(林居广之子)重修’。”

  明尚书曹学佺《名胜志》曰:“花屿为林公硕德赐第宅之地。有亭台花木之胜。今石多折损,桥上镌刻的字亦不全。”

  花屿桥现已改为水泥桥面。原桥被水泥覆盖在底下,只能从侧面看到原桥花岗岩条石的桥面、桥墩等。

  温阳桥

  温阳桥,又名温头桥,位于上街镇上街村,系石构平梁桥,南北走向,全长8.5米,宽1.43米。一墩两孔,墩台由条石纵横交错垒砌,不等跨,北孔跨度1.9米,南孔跨度2.4米。桥面由两根花岗岩石梁并排架设,东向石梁长7.4米,宽0.88米,厚0.2米。

  温阳桥始建于五代后梁,桥面石梁上有多处镌刻:西北向石梁上刻有“陈二十三娘为亡夫林十八郎、张璎与室叶二十二娘肃仁保与室张六娘各舍梁乙条”;桥南西向石梁上刻有“募缘会,元丰三年庚申(1080)重镌”;桥南东向石梁上刻有“弟子林怀资(注:怀资系居广公之子,任侠好义,有父风,曾修花屿、温阳各桥)为四恩三有舍梁一条,又己未至于祥符九年(1016)丙辰基止木石……”

  这座古桥虽得以保存,但失去了昔日的光环,桥下两孔现已不畅通。

  玉丘桥

  玉丘桥,俗称林前桥,位于上街镇花屿,古称在上街大宅埕前一百三十步,初为十八翁叶构木桥,始建于贞明元年(915)春,后六世孙居广易以石梁桥,计有三门。桥旁刻有“林居广同室二十一娘陈氏发心舍梁六条重造”“淳熙十年(1183)造”等铭文,僧惠信住兴琳寺时募缘重修。

  清初梁折其二,桥面上还有两根石梁掉入池底。1972年,里人捞出石梁,每梁剖开两片,供作兴建玉浦水闸之材料。原桥并未留下任何资料照片。

  上方桥

  上方桥,又称上峰桥,位于上街镇新峰村,古称在杏山西南里许。

  上方桥始建于贞明元年(915),后由林硕德之六世孙林居广易为石桥。桥上旧有石刻“兴和里林居广同室中陈二十一娘,舍石桥梁六条”等铭文。相传,居广公富而无后,祈梦求子,梦仙翁示要有子,必尔妇受千人跨。公悟,乃广修各处桥梁,并刻有室中陈氏二十一娘造等字。后果然得一子,即怀资公,长亦任侠好义,有父风焉。孙名虎,宋代进士。

  据林其营《六桥林氏宗谱》载:“桥‘今缩短为一大门。俗化称上峰桥。今上街新镇渐由大宅弄移至桥西,建有供销社、医药公司、邮电分局、油厂、建筑社、粮店等,为上街最热闹之地’。”

  20世纪90年代,上街旧街改造时,上方桥改为水泥桥面,并增设了护栏。

分享到: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