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子站>网上展厅>档案史料>史话趣闻

“永福虎尊拳”创始人李元珠

发布时间:2018-01-03 来源:福州晚报 字体:【大】【中】 【小】

  在永泰县城联奎公园的历史乡贤走廊,有一尊被称为“武林俊杰”的石雕像,体格健硕,脸庞刚毅,目光炯炯,马步挥拳,虎虎生威。他就是“永福虎尊拳”创始人——李元珠。

  李元珠,又名尔真、思珠,清乾隆年间洑口乡人,生卒年不详,但据李家后人推算,大约出生于1750年。

  李元珠的故居有两处,一处是他的出世地,洑口村73号的李氏宗祠,也叫湖阳堂,其始祖艮卿(光寅)公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从安溪携家眷迁居洑口。他先在洑口下埕坂开基安居,后于雍正九年(1731年)建湖阳堂。湖阳堂旧址是一个池,乱苇丛生,深谙堪舆术的艮卿公知道这是块莲花宝地,在一放牛娃的帮助下,得地起盖。

  湖阳堂至今保存完好,为四合院格局,上下两落,正座面阔五间,中间为厅,供奉公婆龛,现为李氏祭祖议事场所。1998年重修时,部分墙体改为砖墙外,其余保留古貌,雕梁画栋,飞檐翘角,蔚为壮观。正座屋脊两头的燕尾脊下方灰塑飞跃状鲤鱼,这在永泰古民居中实属罕见。原来,这里有个传说记载在《洑口湖阳家谱》里:艮卿公去请择日先生择个吉日良时上梁,择日先生只给择了个吉日,但良时没有明确,只说门前有鲤鱼上树即为良时。那一天,果真有个路人到他门前看热闹,将刚刚从大樟溪捉到的一条大鲤鱼挂于树杈上,坐下来歇脚。艮卿公见到,灵光一闪——这不就是鲤鱼上树吗?于是赶忙安排上梁,顺利封顶。

  湖阳堂位于乡中心,群山环抱,坐东南朝西北,大樟溪绕于屋后,屋前围墙围出一块半月形的埕地,大门外左侧竖着三对旗杆石,系李家三位贡生李国华、李荣林、李国香所立。

  另一处是在湖阳堂东南方的洑口村46号房屋,此乃上世纪70年代翻建的土瓦房,如今还住着李元珠的后人。里头只有巨大平整的廊沿石、石阶以及柱础石等遗存,但可以想见当时不凡的气派。

  创编“永福虎尊拳”

  李元珠生性聪慧,自幼习武,精通积山拳。所谓积山拳,是明朝万历年间,洑口人蔡积山精通牛、猴、狮、犬四法后,融合而创的混合拳。其混合多种象形拳,手法多变、动作刚硬无抵,常以声东击西,指上打下,叫人无处可防。李元珠在积山拳的基础上取猛虎的形意创编了虎尊拳,因起源于永福(永泰旧称),故称“永福虎尊拳”,是福建省十大拳种之一,独具南拳流派风格,虎势勇猛,突出“以刚制刚,见力生力,见力破力”的功夫。以短手近打为主,讲究底力、内功。练拳时“吞喉露齿,狮嘴麒麟目”,虎威撼人,常带有闭气催力及发声等动作。在步型上以三七步为主,重心稳,而又移动自如。手型上多用虎爪和虎掌,手法多变,既重手法,又长腿法。

  乡邻郑登光家道殷富,请李元珠长驻家中教授武功。郑登光得其“虎腿”独步,踏石裂崩。郑登光家中的长工李昭北

  偷偷学得“虎爪”绝招,拍柱留印。洑口当地还流传“登光腿、昭北手,但不及元珠一边手”。虽有点夸张的说法,但多少见证了李元珠武功之高强。

  虎尊拳传到日本琉球后,逐步演变形成日本“上地流空手道”,后来流传到香港、澳门及东南亚、西欧、北美等26个国家和地区。“虎尊拳”现已入列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分享到: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