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子站>网上展厅>档案史料>民俗风情

福州摩崖石刻之岩画和造像(上)

发布时间:2023-12-08 来源:福州晚报 字体:【大】【中】 【小】

摩崖石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摩崖石刻是指人们在天然的岩石上摩刻,包括文字石刻、造像、岩画。狭义摩崖石刻则专指在天然岩石上摩崖刻字。本文简介福州辖地2处岩画和15处摩崖造像。

登云山岩画

登云山岩画,又称上太人岩画,在福州东郊登云山古石磴路边的岩石上。岩画西南向,高80厘米,宽60厘米。岩壁阴刻有人物、动物等图案。人物形态各异,或立,或坐,或卧,有的刻在椭圆圈内;动物有马,有的似牛羊。图案抽象简陋,风化较严重。画面中部阴刻“上太人”3字楷书。登云山“上太人”岩画年代久远,有说凿刻于商周时代,断代问题有待考证;“上太人”三字应为后人所刻。登云山岩画于2000年由原潮冰先生发现,2001年王亚青先生拓片。

瑞迹岭岩画

瑞迹岭岩画,在城门镇瑞迹岭瑞迹寺后侧。岩画通高2.3米,宽27米。主要由云雷纹和雨纹组成。位于水井上侧的岩画较典型,其岩画5幅,南向。刻在4块重叠交错的天然岩壁上,通高139厘米,宽243厘米。最上一幅呈凤凰形,高60厘米,宽130厘米,岩面阴刻几何形云纹。中间一幅呈三角形,高26厘米,上宽18厘米,岩面阳刻云雷纹。左下侧2幅呈长方形,岩面分别为140厘米×29厘米,143厘米×50厘米,均阴刻雨纹。右下侧阴刻一幅图案,一说为文字,一说是3人持物祈雨或持伞遮雨。经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画委员会执行委员陈兆复鉴定:岩画系抽象性几何图形,与珠海和香港发现的岩画相似,雕刻技法较为进步,造型精致,属秦汉至隋唐时期作品。瑞迹岭岩画的发现,进一步证明福建是我国岩画的重要地区。

关于岩画的断代问题有待进一步考证,疑与闽越族文化有关。岩画可能是“祈雨图”,此事也有待进一步研讨。1995年被仓山区人民政府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象山摩崖造像

象山摩崖造像,在新店乡岭下村象山南麓仙人洞前。在洞前巨岩上阴刻6尊摩崖造像。造像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最大一尊造像高235厘米、宽158厘米;头特大,长86厘米、宽65厘米;脸部丰满慈祥,头发作螺髻状,胸前两肩胛部各饰2个互相交错的圆环,结跏趺坐于莲花台座之上。坐像旁边又雕刻2尊立像,立像均高约1米,为一男一女,当地农民称之为“土地公”和“土地婆”。两像都身着长衣,衣服的下部呈皱褶状,男的双手上举至耳高,手心向外,女的两手藏于袖中。在坐像和立像之间阴刻一首诗:“吾心似秋月,华潭清曒洁。无形堪比论,文采如何说。”楷书,字径约1.5厘米。在镌刻3尊造像的巨岩石背后,另阴刻3尊立像,其中两尊相连,一尊独立;独立的一尊似敞胸,下穿短褶裙,赤足。象山摩崖造像风化严重,年代较早,造型应与佛像有关。那尊肩胛前置互相交错圆环的造像,其服装疑似闽越族人的装饰。佛教于西汉末或东汉初传入中国,福州已发现的唐代及之后的摩崖造像未见此类造型,造像疑刻于西汉末至唐初,断代问题有待考证。1998年被晋安区人民政府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瑞迹岭摩崖造像

瑞迹岭摩崖造像,在城门镇林浦村瑞迹岭瑞迹寺左侧岩壁上,东南向。瑞迹寺,始建于唐咸通元年(860年),几经兴废,1990年重建。造像名白佛,又称雷劈观音。像为浅浮雕,身高136厘米,宽60厘米。脸容丰满,头发作螺髻状,身披袈裟,左手下垂,右手曲臂上举置于胸前,掌心向外并示出两个指头,结跏趺坐于须弥座上。须弥座高29厘米,下端雕有莲花图案。造像前设置石构屋,石屋面宽293厘米,进深150厘米,?高230厘米。石门门柱阴刻:“雷劈观音古迹,天启丙寅年季春。”白佛凿造于唐代。宋《三山志》记载:“白佛,大中六年有邵环者游山间,顿闻异香,又白光灿然,环乃其光而往,见银色化佛,须臾入枯木,光亦不散,因现足迹于盘石。后人于石对凿一迹,未几亦磨灭,而旧迹独莹然,因刻像,有祷必应。”

瑞迹寺摩崖造像于1983年被公布为福州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乌石山摩崖造像

乌石山摩崖造像,在乌石山中南坡、东南坡及山巅,共有3处:

1.中南坡摩崖造像在望潮峰南侧,位于中共福州市委宣传部后侧岩壁,西向。摩崖高120厘米,宽200厘米,内镌三尊佛像。正中一尊高94厘米,宽43厘米,头缠螺髻,脸容丰腴,两耳垂肩,身披袈裟,袒胸,双手合掌于下腹,掌心向上,结跏趺坐,仪态端庄。左侧佛像高71厘米,宽33厘米,头戴宝冠,脸部丰满,慈祥端庄,两掌合十于胸前,结跏趺坐。右侧佛像高、宽与左侧佛像相同,头戴宝冠,脸部丰满,双掌合十于胸前,亦结跏趺坐于莲花之上。三尊佛像背后镌刻光圈火焰,以示佛光普照一切,使众生脱离苦海。三尊佛像均为高浮雕,中间那尊为阿弥陀佛,左侧为观音,右侧为势至菩萨,即所谓“西方三圣”。佛像左侧除阴刻“南无”两字外,还镌刻一段有关造像的题记。题记纵4行,37字,文:“功德主陈和锥、叶□向,工效共造阿弥陀佛、观音、势至菩萨三世永充供养。辛未岁六月一日记。”明黄仲昭《八闽通志》云:“石像。唐天宝八载五月六日,骤雨雷震,须臾晴霁,石上涌出佛像。欧阳詹记。”其文有说是指此造像,但记载月日与造像刻文时间不符。

2.山巅摩崖造像,俗称石壁观音,在山巅石壁岩上,位于“道山真境”摩崖石刻左下侧,西向。观音造像高145厘米,宽55厘米,厚10厘米,立于莲台之上,神态端庄,雕工精致。观音造像原古朴典雅,部分浮雕已剥落,今尚保存一块观音浮雕的下半身残片,残片高60厘米,宽64厘米,厚8—13厘米,呈三角形。现存的观音造像系20世纪80年代末群众捐资在原浮雕的基础上用水泥重新雕造。

3.东南坡摩崖造像,在弥陀寺左下侧,位于道山观弄石磴路东北侧。计有四尊造像,一尊有说为释迦牟尼佛像,另三尊有曰为阿难(阿难陀)像、大势至菩萨像、天王像。释迦牟尼佛像,东向,高80厘米,宽48厘米,头缠螺髻,脸容慈祥,两掌合十于胸前,结跏趺坐于莲花座台上,头后饰光焰,以示佛光普照。阿难陀像,南向,摩崖高95厘米、宽55厘米,造像高90厘米、宽27厘米,侧身,站立露足。大势至菩萨,南向,在龛内,龛高102厘米、宽64厘米;造像微侧身,高90厘米、宽22厘米;头戴佛帽,脚踩莲花座,背面饰佛光。天王造像为东南向,摩崖高102厘米、宽64厘米;造像高90厘米、宽22厘米;造像站立,身披盔甲,手捧宝剑。四尊造像均为浅浮雕,有说为宋代制作,有云为元、明雕刻,其名称也有待进一步考证。

乌石山现存的三处摩崖造像的凿造年代有争论:一说为唐代,一云为宋代,一曰为明代。宋梁克家《三山志》、清郭柏苍《乌石山志》、民国陈衍《福建通志》等方志对乌石山造像有三处记载:一、石佛像,在南涧寺上方,唐天宝八年(749年)五月六日骤雨雷震,石心涌出佛像三十二相,具八十种列侍环卫,贞元六年(790年)欧阳詹撰有《福建南涧寺上方石像记》。二、石观音像,在乌石山华严岩侧,明嘉靖初雷震巨石成观音佛,名曰雷劈观音。三、石观音像,在乌石山之阴,雷震所成,俗呼“赖壁观音极灵”。

现存摩崖造像均为人工雕凿而成,绝非雷劈所成,且方志记载的地点与数目与现存造像有出入,难于对号命号。中南坡的三尊摩崖造像从造型和“观音”称谓推断,疑为李世民称帝之后的唐代之作,因为唐人避“世”字讳,把“观世音”略称“观音”。山巅的石壁观音疑为明代雕刻,东南坡造像疑为明代或元代凿刻,造像断代及部分佛像名称均有待研讨。乌石山摩崖造像与乌石山、于山摩崖石刻于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飞来石摩崖造像

飞来石摩崖造像,在城门镇城门山之巅。飞来石,相传一夜从武夷山飞来故名。飞来石又称猪母猪仔石,传说它曾变成母猪背小猪到山下危害禾稼而被泼狗血后才返回原形。飞来石实为风动石,长7.5米,宽5.2米,高1.1米,呈椭圆形,用力一推就会来回晃动。在支撑风动石的础石上凿有一佛龛,龛内有摩崖造像。佛龛北向,高为80厘米,宽130厘米,内雕有地藏王、泗洲文佛及两个侍者,其中地藏王手持禅杖,结跏趺坐于莲台之上。地藏王高74厘米,宽41厘米。泗洲文佛高71厘米,宽34厘米。两侍者站立,均高61厘米,宽19厘米。造像两边楷书阴刻“绍兴壬午”“梁全造”等字,础石另一侧还镌刻“元丰五年夏月初十日石”。

分享到: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