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子站>网上展厅>档案史料>民俗风情

林则徐笔下的福州文化遗址

发布时间:2023-06-05 来源:福州晚报 字体:【大】【中】 【小】

   若以嘉庆十六年(1811年)在京考中进士算起,林则徐共返乡六次,分别为:

  嘉庆十六年(1811年)重阳节后,在翰林院庶吉士任中请假,自北京回乡探亲,该年年底抵乡,次年十月携妻儿离乡回京;

  道光元年(1821年)七月,因父患病,在浙江杭嘉湖道任中辞官回乡,八月底抵乡,次年三月赴京补官;

  道光四年(1824年)八月,因母病故,在江苏按察使任中奔丧,回乡丁忧守制;

  道光五年(1825年),南河高家堰决堤,圣旨夺情,二月离乡赶往江苏淮安,素服督工高家堰,积劳成疾,八月回乡,道光七年(1827年)二月,离乡赴京补官;

  道光七年(1827年)十月,因父病故,从陕西按察使任上回乡,次年正月抵家守制,道光十年(1830年)四月离乡赴京补官;

  道光三十年(1850年)三月,因病请辞,奉旨卸任,由云贵总督任上回福州养老。十月初一,林则徐收到朝廷任命他为钦差大臣的谕旨,次日由福州启程赴广西,十月十九日卒于潮州普宁县。

  道光八年(1828年),林则徐丁父忧归家期间,与官绅协力重浚福州西湖,撰文《重修积翠寺记》,是林则徐与福州文化遗址的一段佳话。西湖景观之宛在堂、桂斋、荷亭,乃至乌石山、华林寺等,也成为林则徐在福州的重要纪念地。

  重浚福州西湖

  福州西湖是晋太守严高于太康三年(282年)开凿的人工湖,储存西北诸山之水,灌溉周围数千亩良田。唐贞元十年(795年),观察使王翊辟南湖。五代时,闽王王审知扩建城池,将西湖与南湖相接,并有河道与闽江相通;其子王延钧称帝,在湖滨辟地建造亭台楼榭,西湖遂成为闽王朝的御花园。此后渐成游览胜地,水清如镜,青山映辉。南宋词人辛弃疾在《贺新郎·三山雨中游西湖》词中赞曰:“烟雨偏宜晴更好,约略西施未嫁。”把福州西湖与杭州西湖相提并论,成为吟诵福州西湖之千古绝唱。

  但清代乾隆、嘉庆以来,由于西湖年久失修,加之土豪劣绅在湖中积土,围占田园,遂使湖身渐趋堙塞,湖底抬高,湖水变浅。雨季到来,淹没农田和房屋,反成灾害。见此情景,林则徐从改善福州水利状况出发,向时任闽浙总督孙尔准、福建巡抚韩克均备陈利害,倡议重浚西湖。孙、韩深知林则徐是水利专家,均表赞同,于是请林则徐和闽县知县陈铣、海防同知陆我嵩共同疏浚西湖。

  道光八年(1828年)十一月,林则徐代孙尔准、韩克均拟《清厘福州小西湖界址告示》。林则徐在告示中叙述了西湖日渐堙塞而缩小的情况,准备重新划定湖界,利用冬季水涸时兴工开浚,“以为万民之计”。

  同月,西湖疏浚工程开始,林则徐代福州知府拟《重浚福州小西湖禁把持侵扣告示》,云及浚湖工钱优厚,每50名民工选一工头,出具保结,听候派工挑浚,为此节省了不少开支。一生治理过江南、中原和大西北水利工程的林则徐(这是后话),借宛在堂办公,第一次完整地为福州西湖砌了石驳岸,计七百八十余丈,湖边石堤长一千二百三十余丈,还沿西湖岸旁栽种梅花一千多株。道光九年(1829年)竣工时,林则徐又代福州知府撰《湖堤砌石种树禁止掘毁告示》。

  这是福州古代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疏浚西湖的工程,恢复了福州的水利优势,可灌溉良田三千顷。同时修葺的还有桂斋与荷亭,以纪念林则徐最为崇拜的宋代宰相、抗金英雄李纲。林则徐还为浚湖造大小二舟,小者可入城桥,此二舟成了画舫,为聚会的文人雅士增添了雅兴。荷亭三面临湖,池畔环植碧桃垂柳并取名伫月和绿筠,题联云:“新涨拍岸摇橹过,杂花生树倚窗看。”道光四年(1824年)重建的宛在堂也成为林则徐与文人墨客吟咏雅集之所在。

  著名的闽剧传统戏《荔枝换绛桃》,也把故事的喜剧开端设置在荷亭,并将西湖的闽国皇宫作为悲剧结局。西湖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于此可见一斑。

  清代著名诗人谢章铤(清末官至内阁中书,后任致用书院山长)云:“福州西湖历代均有修浚,本朝以林文忠公为尤著,文忠以闽人治闽事,利弊了然,故成功久而固。”笔者以为,林则徐疏浚福州西湖的功绩,堪比唐白居易、宋苏轼于杭州西湖之白堤、苏堤媲美,也与曾巩沟通济南大明湖、王安石治理南京玄武湖,乃至林则徐本人在江苏、河南等地治理江河工程等量齐观,而载入史册!

  林则徐疏浚西湖的同时,建南宋民族英雄李纲祠堂,在祠堂架三椽,植桂树两株,取李纲晚年在福州住所的名称,曰桂斋。祠厅前廊右侧,立《新建李忠定公祠堂记》碑,福建布政使程含章撰文,林则徐手书。这里离林则徐家文藻山很近,林则徐少年时常来此读书。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改称“林文忠公读书处”,同时纪念李纲与林则徐两位闽籍伟人。

  说到林则徐笔下的福州文化景观遗址,还应提到道光六年(1826年)六月,林则徐应华林寺住持增辉和尚之请,为历经八年修缮的华林寺写《重建华林寺碑记》。同年,林则徐还到过福州东山寻找南朝隐士虞寄的故址,并写有《虞寄庵怀古》一诗,其中云:“洛阳殿作单于宫,犹闻宰相称山中。虞公遁迹更幽窔,东山僻在东海东。”林则徐《云左山房诗钞》卷三标题下原有小引:“梁虞常侍寄,会稽人,避侯景之乱入闽,遁迹东山,结茅庵独居,屡谏陈宝应。宝应怒,遣人焚其舍。寄庵卧不动,纵火者为灭其炬云。”此虞寄庵胜迹,历代文人多往寻觅,北宋曾巩在福州任上也曾前往,并写有《游东山示客》一诗。

  撰文《重修积翠寺记》

  林则徐在家居住期间,福州乌石山名胜积翠寺重修竣工,住持自庆和尚请林则徐撰《重修积翠寺记》,其中写道:“闽制府范忠贞公殉耿难,康熙二十二年建祠于乌石山之南,董其事者,即祠西为香火院召僧居焉。寺在山半,古松夹道,石磴数十级始达于门。缭墙内望,四山环青,朝岚夕霭,萦映万状,而寺乃以‘积翠’名。每岁重九登高,里人讌集于此,笙管合乐,纸鸢跕跕出林外。寺有老梅,枝干如铁,花时吟赏者踵相接,寺遂为会城胜地之冠。”

  据《林则徐全集》第五册《文录》和来新夏《林则徐年谱长编·上卷》,《重修积翠寺记》撰文时间为道光八年(1828年)。即林则徐父亲病故,抵家守制期间所作。

  林则徐在文中描写了乌石山积翠寺“四山环青,朝岚夕霭,萦映万状”的风光景色,记述了自庆和尚告示佛门弟子要慎勉维护法嗣之意。此记是一篇珍贵的福州地方文化的历史文献,是我们了解二百年前乌石山及佛教文化的可靠资料。

  福州别称“三山”,即指城内之乌山(乌石山)、于山、屏山是也。乌石山林木参天,怪石嶙峋,早在唐代就是游览胜地。唐天宝八年(749年),唐玄宗御敕名为闽山。北宋熙宁年间,郡守程师孟以此山可比于道家所谓蓬莱、方丈、瀛洲之山,改名道山,并建道山亭,又请后任福州知州曾巩撰文《道山亭记》。

  值得一提的是,道光三十年(1850年)是林则徐生命的最后一年。这一年的三月,林则徐辞官还乡,住在文藻山。五月,英国传教士违反《中英南京条约》的规定,强据乌石山的积翠寺和神光寺作为传教场所,侯官县令兴廉竟予默许,英人“每日辎重入城,络绎不绝”。林则徐联络乡绅,在《福建绅士公致巡抚徐继畬信函》中提出加强炮台以保卫福州城的意愿,要求传教士搬出福州城外;书院童生和士民遍贴告白,工匠也不给传教士建房。夏月,为了防止英国侵略者从海上进行干扰破坏,利用炮舰进行威胁,林则徐以虚弱的病躯,“数乘扁舟至五虎门、闽安诸海口阅视形势”,调查海情,积极设防,并写一诗《五虎门观海》:“天险设虎门,大炮森相向。海口虽通商,当关资上将。唇亡恐齿寒,闽安孰保障?”

  由于林则徐带领福州人民坚持不懈的抗争,迫使英国传教士最终退出了神光、积翠二寺。

分享到: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