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子站>网上展厅>特色栏目>民俗风情

漫谈端午节俗

发布时间:2020-06-16 来源:福州晚报 字体:【大】【中】 【小】

  端午节,又称卫生节,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民间五大传统节日之一。

  由于端午节期间气温开始上升,毒蛇、蜈蚣、蝎子、壁虎、癞蛤蟆等“五毒”纷纷出洞,吐疫气。加上地面湿气上升,暑气渐袭人体,容易得时疫。所以端午节这一天,古人便有喝雄黄酒的习俗,并在床铺下和屋前屋后喷洒雄黄烟,以驱蚊蚁。人们在门口柱子上插艾叶、菖蒲,冲洗阴沟,开展打扫猪圈、鸡窝等卫生大扫除活动,以免传染病。小孩在胸前佩挂香袋,内装丁香、木香、樟脑丸、沉香、朱砂等中药研成的粉末,以避浊气秽物。山区妇女则上山采午时茶,以备全年消毒防病。福清地区有的人家还会煮“午时草”来沐浴,能去湿气,保护皮肤,增强抵抗力。

  相传端午节是春秋时期楚国爱国诗人屈原投江自尽的日子,于是人们便用划龙舟、吃粽子活动来怀念屈原。然而,神州大地幅员辽阔,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各地端午节便出现纪念人物各不相同的文化现象。

  我省仙游县划龙舟不是纪念屈原,而是纪念南宋末年抗元英雄陆秀夫。他誓死不投降元兵,身背南宋小皇帝投海殉国。因为当年陆秀夫曾领兵在仙游县的枫亭镇驻扎过,所以仙游人缅怀他。在闽西连城县,端午节则是纪念伍子胥。

  最值得提及的是,福州人的端午节跟“五帝”有关。据民国福州人郭白阳《竹间续话》记载:古时有五位书生结伴赴省考试。一天傍晚,行至一乡村时,见“群鬼”往井里投毒(疑为人为投毒),企图毒死村里人。五位书生“叱之,不见,共议守井,勿令人汲”。这五位书生为了不让村民喝上有毒的井水,便商议暂停赶路,通宵坐在井旁守夜直到天亮。见村里人出来汲水,便将毒情告之。但村民们说,他们祖祖辈辈、世世代代都是吃这口井里的水,从来都不见有毒,认为这五个外地人“有诈”,便准备往井里汲水。在这事关人命的关键时刻,五位书生便决定舍身救人。其中年纪大的一位叫张元伯,带头喝下井水,其他四位书生钟士贵、刘仁杰、史文杰、赵公明也跟着喝下井水。五位书生立即毒性发作,当场牺牲。村民见状,十分感动。

  为感谢这五位书生救命之恩,村民们便建庙予以纪念。玉帝封他们为“五灵公”,成为驱瘟除疫之神。又因这五位书生自我牺牲的日子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这一天,所以福州人便会在“五帝庙”里作祭祀活动。

 

作者:刘湘如 林依光

分享到: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