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子站>网上展厅>特色栏目>民俗风情

福州民间戏谣趣谈

发布时间:2019-10-14 来源:福州晚报 字体:【大】【中】 【小】

  福州民间歌戏资源丰富而且有趣。许多民间歌谣,几百年来在福州地区广大山乡广为流传,妇孺皆知,传承不绝,它生动地反映出一种民情风俗和地域文化。

  福州闽剧是福建五大剧种之一[其他四个是莆仙戏,泉州的梨园戏、高甲戏与漳州的芗剧(在台湾称歌仔戏)],已于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闽剧最早的前身之一平讲戏,则鲜为人知。

  平讲戏产生于明代,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它以福州地道的土话来演唱,因“平唱如唱”而得称。尽管闽剧于清末形成一个多声腔的大剧种,但作为其前身之一的平讲戏,依然以一个独立的声腔剧种,在“福州十邑”的福州话流行地区与闽东宁德等地广为流传,并留下民谣谚语。

  在屏南、古田、福安等地,流行这样一首民谣:“临门唱,平讲班,戏台搭在后门山。丈夫去做戏。妇女管田山。唱过六月四,还有八月三。”

  在福清、长乐、闽侯等地,也流行这样的民谣:“平讲班,平讲班,日日爬高山,吃薯米,配菜干,锣鼓打,清哐清哐清冬哐。”

  这些民谣反映出古时平讲戏班的艺人生活十分艰苦,过着半农半艺的生活。农忙在家务农,农闲外出演艺赚钱。肩挑戏箱,身背铺盖,爬山翻岭,走村串寨,送戏上门。而妇女则留在家里管理田园。艺人自己说:“上台演出穿龙袍,下台卸装乞丐般。有时演出没钱拿,只换虾苗一小担,被人讥为虾苗班。”

  平讲戏班的艺人很少,前台演员七八个,后台音乐伴奏四五人即可成班。由于人员少,行动方便,故被人称为“山乡文艺轻骑兵”。如遇请戏的东家经济条件较好,除提供食宿外,还会收到红包;若是贫困山村,只能混一顿饭吃而已。

  此外,“福州十邑”之一的屏南县,还流传一种十分古老的四平戏,又称“江湖戏”,是闽剧前身之一的单声腔剧种,已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音乐声腔(四平腔、四平调)与许多传统剧目都对后来形成的多声腔剧种的闽剧产生过影响。该戏也流行许多生动的戏谣,如“看戏屏南班,下酒老鼠干,零吃地瓜干,配粥豆腐干”,它把屏南戏与当地土特产相提并论,很有乡土情趣。

  “龙潭四平好,武戏武松杀嫂;文戏扇坟取脑,半文半武关公送嫂”“唱死苏秦生,哭死伯喈旦”“唱得切,宝带别”“会唱是芦林,不会唱是啼人”“龙潭四平戏,群众很喜欢。虎坝到石塘,戏选反五关”……这些戏谣反映出四平戏以唱腔为最大特色,并包含《苏秦》《芦林会》《武松杀嫂》《关公送嫂》《反五关》《刘锡沉香破洞》《宝带别》等优秀传统剧目。

  闽剧戏班的民歌谣谚也不少,如“养仔做花旦,田租几百担;养仔做小生,家伙没处放”。这说的是扮演花旦与小生的演员在戏班里工资最高。闽剧著名旦角表演艺术家郑奕奏,新中国成立前在马尾的一次演出中,驻地海军一位将军一次红包便是一百块光洋,这在当时等于一个名角的一个月工资。此外,“没生没旦,做戏没人看”“金生银旦玉三花”等民谣,也侧面说明生、旦角色在戏班中的重要地位。

 

作者:刘湘如

分享到: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