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子站>网上展厅>特色栏目>民俗风情

状元峰·状元墓·状元街·状元古道

发布时间:2019-05-30 来源:福州晚报 字体:【大】【中】 【小】

  福州是一座素有“海滨邹鲁”“文献名邦”美誉的历史文化名城。自唐宋以来,文风昌盛,名人辈出,科举中魁,宛若灿星。仅中文武状元者,有26人之多。于是,福州以状元为之地名的就有:状元峰、状元街、状元墓、状元古道等。

  状元峰

  状元峰,位于今鼓楼区于山风景区内。宋代时为福院地,原名鳌顶峰。据《九仙山古迹考》(“九仙山”又称“于山”)记载:因山顶有块巨石,形状像鳌嘴,故得名鳌顶峰。古人称科举考中者为“登瀛”。宋代长乐人陈诚之(1093—1170)在于山鳌顶峰下读书,果然于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高中状元。第二年(1143),在福州城里拱星坊为陈诚之立状元坊,并改唐代之“九仙坊”为“登瀛坊”,又称“鳌峰坊”,地名至今仍在。峰顶刻有天游山人的“状元峰”三个大字,并建有状元亭(后废)等古迹。

  在《于山志》中还留有吟“鳌顶峰”的诗,如林直的“簸荡沧溟阔,希踪跨巨鳌。贪看朝日出,未觉置身高”。杨叔怿的“峰势耸巃嵸,渐与尘寰隔,我欲跨六鳌,眼底乾坤窄”。说明古时于山上的“状元峰”视野非常宽阔,是观日出的一个好地方。

  状元墓

  状元墓,位于今市工人文化宫后门附近,墓地规模很大,葬有明代的龚用卿。

  龚用卿(1500—1563),嘉靖五年(1526)高中进士第一名状元及第。墓前立有巨大的石人、石马、石羊等。吉祥山附近的金斗山在新中国成立前系一块墓地,杂草丛生,贫苦人家与无主死者逝后因无钱择地埋葬造墓,便草草挖土掩埋或暂时用破木板搭盖简易“丁厝”用以停棺,任凭风吹雨打,长年累月,野狗、野猫出没,咬啃尸骨,夜间狐狸出动,更有闪闪磷火,十分恐怖。因此,人们对于这位高中状元的龚用卿死后会选择这样的地方作为安身之地感到有点疑惑。

  1954年,因建设市工人文化宫,金斗山被征用。当开挖这座状元墓时,观者人山人海,可令人遗憾的是,墓圹里空无一物。当年,此墓并未被盗,于是这座状元墓被视为假的龚用卿墓,乃龚氏后人为防盗墓贼而采取的一种“声东击西”的巧妙防盗法。而真正的状元墓在哪里,至今仍是一个谜。

  状元街

  状元街,位于今仓山区建新镇洪塘。明万历二十年(1592),该乡举子翁正春(1553—1626)赴京应试,高中状元,历任翰林院编修,礼部尚书等要职。之后,他在故乡建了一座状元府,三间三落大院子,面积有2000多平方米,但并不豪华,设备也很简单,今已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状元府(厝)面前的那条路后来被人称为状元街,街虽不长,但两边商铺林立,鳞次栉比,十分繁华,一端通向金山寺,一端通往洪山桥,交通便利。

  翁正春为人耿直,为官清廉,敢于抨击奸臣魏忠贤。后人编演了闽剧《白扇记》,民谣广传“皇帝无子正德君,状元无子翁正春”,与史实不符,纯属舞台虚构。值得庆幸的是,翁正春的《状元殿试卷》与《殿试策问》两份考卷均保存完好,并流传至今。

  状元古道

  状元古道,位于福州北郊,又称京马古驿。

  据《福州市郊区志》等史料记载,该古道建于北宋嘉祐三年(1058)。南宋时,金兵南下,北京沦陷,南宋政权迁都浙江杭州,时称临安,离福州很近,所以这条“北古驿道”上官员与进京赴考的举子往来不断。据不完全统计,由福州经“北古驿道”赴考,高中文武状元的福州地区举子达26人之多。近年来,有关部门利用这条古道,结合登山旅游活动,举办“状元古道”争“功名”的文化旅游节,名次也按古代分“状元、榜眼、探花”三个等级,给登山活动赋予文创意义,既让登山者锻炼身体,又让人重温历史,很有现实意义。

 

作者:刘湘如 林依光

分享到: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