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子站>网上展厅>特色栏目>民俗风情

闽清地名谈略

发布时间:2017-09-11 来源:福州晚报 字体:【大】【中】 【小】

作者:林国清 林荫予

  《八闽通志》说:“闽清县,县溪于大江汇,江水浊,而溪水清,故名。”又说:“大江环其左,屏山耸其前,凤凰南翔,朱顶西舞,山水清妍,西高东下。”凤凰、朱顶皆山也。《八闽通志》说:“凤凰山,山势如凤凰展翼,故名。宋陈祥道居焉。下有起傅岩,祥道之弟旸,微时卜宅其侧,后应贤良科,乡人因号其岩曰起傅,盖以旸宅传说也。”又说:“朱顶山,唐乾符中,山下有池锡者。家蓄一鹤,每旦辄飞起回翔于山间,至暮乃归,因号其山朱顶,林曰白鹤。至今子孙家焉。”

  闽清县在福州之西面的梅溪坪,有梅溪流注闽江,其水清澈,因称“梅清”,也称“闽清”。溪之畔多种梅树,所以梅溪坪别称“梅城”。又县内有水曰钟湖,也别有“钟湖”之称。《闽清县志》说:“溪长四里许,两旁石壁嶙峋,前代多种梅花,故以有‘梅溪坪’之称。朱紫阳先生避伪学禁屡至此。爱其山水幽洁,曾书‘梅溪’。”朱熹有诗曰:“贪生煮豆不知羞,靦面重来蹑俊游。莫向清流浣衣袂,恐君衣袂涴清流。”明曹学佺诗曰:“留得晦翁墨犹在,梅溪第一法王台。”清刘肇沛《吟梅溪坪》诗:“林溪片石距沙堤,曲曲晴川两岸低。古树扶疏多胜致,前贤曾此纪梅溪。”

  《八闽通志》说:“本汉候官县地,唐贞元中,观察使王某析县北十里,置梅溪场。五代乾化元年(913年),闽王王审知升(其)为闽清县。”清李拔有《行部纪略》说:“(闽清县)文昌阁下有大王庙,为社神,香火甚盛。门前隙地数丈,绝巘临溪,老树数株,风景如画。予令筑亭于上,以供登眺,为善灵生色云。”清陈子达有《新建闽清县城碑》曰:“于维闽疆,实称海国。依水负山,萑苻出没。焚掠城邑,生民靡宁。永载诸公,政孚天心。山海奠安,折冲樽俎。近悦远来,遂号乐土。建置雉堞,保障闽清。前代莫举,今乃庆成。士安于朝,民歌于野。岩邑千家,公贻广厦。磐石巩固,永享升平。昭示万冀,勒诸玖琼。”明胡文举《送徐州掌教吴静斋归闽清》诗曰:“北斗通龙气,南天渡范津。一官同意味,万里各风尘。春树多涵雨,沙鸥欲避人。山林烂桂馥,杖履莫辞频。”民国何振岱《七月五日发梅溪》诗写:“宝书散帙随箧尘,瑶琴挂壁愈爨薪。征鸿欲飞惟天外,野鹜同狎犹江滨。梅溪之水何粼粼,三月与汝情相亲。今朝送我归舟处,岸草堤花不厌人。”又有《梅溪偶题》诗:“山兜错落半人家,只见平林不见花。五月水风生蟋蟀,四更篝火引蛤蟆。”

  目前,闽清县辖有:梅溪镇、梅城镇、金沙镇、白中镇、坂东镇、池园镇、塔庄镇、省璜镇、雄江镇等。

  梅溪

  梅溪镇在闽清县城的东南面。闽江穿境而过,1950年设梅溪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置镇。江北曰:梅埔。《榕城考古略》说,“下有钟潭,相传潭水中有钟,莫知年代。唐贞元中,僧维亮欲取之,见蛇龙出,遂不敢近。木多梅,果多梨。梅溪之水出焉”,因称“梅溪”。清邑令姚循义有《梅埔歌》曰:“传闻梅埔多梅树,古干凌寒花独吐。花开如雪满山阿,习习香风吹满路。我来访梅已无多,溪烟漠漠生青芜。问之土人相告语,学舍犹存数十株。此梅种自宋元日,历尽风霜疏复密。岂独人文有盛衰,草木荣枯亦相匹。转移应在种花人,着意栽培自有神。安得从容施雨露,梅埔重见昔时春。”清林枫有《梅溪》诗:“一水合诸涧,群山绕郭门。官贫衙似寺,邑小市如村。溪浅鱼虾贱,山深鸟雀尊。摩崖寻旧迹,梅老树无存。”清何婉亦有《同宾僚游》诗曰:“仲秋载酒到梅溪,水色山光白露凄。风雨欲来人尽醉,诗成返棹月明时。”

  目前,梅溪镇辖有:上埔、渡口、建兴、新民、里寨、南泉、扶山、廷洋、桥东、塔峰、梅埔、石湖、石榴洋、榕星、榕院、钟石、马洋、石郑、樟洋、北溪等村。

  梅城

  梅城镇即闽清县城关,在闽清县东部。有溪称梅溪,因称“梅溪坪”,梅溪经梅溪镇注入闽江。其水清澈,因称“梅清”,也称“闽清”。溪之畔多种梅树,所以梅坪别称“梅城”。清李拔《行部纪略》说:“予观闽清县治,臂负钟山,自东蜿蜒而来,开障为县,形如卧钟。水名梅溪,自北而西而南,三面绕城,复有一洲塞其水口。城池衙署必坐东向西,方合水法。今治向南未免失宜,因与宋令登文昌阁远望钟山起伏,下垂平地如吐舌。山回水绕,映带有情,若倚半山而城西向,以小山突起处为县署,稍下为学,中辟大街以畅其气,不惟措置得宜,而地势高爽,淹浸之患可免矣。”

  目前,梅城镇辖有:洋桃、溪口等居委会和城关、大路等村。

分享到: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