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子站>网上展厅>档案史料>福州名人

黄钟瑛及其墓葬

发布时间:2022-08-08 来源:福州晚报 字体:【大】【中】 【小】

  1912年2月15日,清帝退位三天后,孙中山携南京临时政府官员谒祭明孝陵。前排中为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左为陆军总长黄兴,右为海军总长黄钟瑛。 (罗林虎网络工作室图片)

  黄钟瑛(1868-1912年),字赞侯,福建闽县人,黄榦23代孙,早年入福州船政学堂和刘公岛枪炮学堂学习,毕业后充“飞膺”“镜清”舰管带,1911年9月改任“海筹”巡洋舰管带。辛亥武昌起义时,黄钟瑛所在的舰队奉清廷之命集结于武汉,何去何从,议持两端。舰至九江,黄钟瑛激励士卒,效忠革命,众皆感奋,遂竖白旗于浔江,同行各舰亦相率反正,旋为舰队司令。

  民国元年(1912年)四月初六,黄钟瑛被孙中山临时大总统任命为中华民国海军总司令。因废寝忘食、心力交瘁,呕血加剧,医治无效,他于1912年12月4日病逝于上海。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令:“海军总司令中将黄钟瑛,在各舰服务多年,光复有功,正资倚任,兹以积劳病故,本大总统殊深惋惜,应从优照海军上将例优恤,以彰勋绩。此令。”次年1月归葬福州其父茔。孙中山挽词:

  尽力民国最多,缔造艰难,回首思南都俦侣;

  屈指将才有几,老成凋谢,伤心问东亚海权。

  黄钟瑛墓,在福州西郊金牛山北麓。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系黄钟瑛、黄钟沣生前为其父母营造。黄钟瑛兄弟等逝世后也归葬于此。

  原墓为花岗石和三合土结构,有9个墓室,五层墓埕,三重护墙(挡土墙)。封土前立墓碑及供桌,两侧竖有碑刻。墓在上世纪70年代初部分遭破坏。1984年11月因建设需要,墓地被征用,原墓被深埋地下,遗骨由黄钟瑛后代取出待葬。

  1988年8月,由福州市郊区人民政府和省、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拨款3万元,由笔者经办重建新墓,1990年3月竣工。墓坐南向北,平面呈“风”字形,位于原墓区左后侧约700米处,砖石和水泥结构,五层墓埕,面宽18米,纵深49.6米,包括绿化区在内占地总面积2000平方米。封土内建一个砖砌墓室,内葬有黄钟瑛及其父黄河澄、母李氏、长兄钟沣、大嫂姚氏、二兄良明、二嫂陈氏、三兄良谋、三嫂唐氏共九人的遗骸。封土前立一块青石墓碑,碑面镌刻黄钟瑛及其父母兄嫂、妻薛氏(薛氏死后葬他处)等10人的姓名或姓氏。墓柱镌刻:“芝草还生新筑垄,梅花遥对旧时亭。”墓镜楷书:“俎豆分贤庑,松楸入画屏。”墓手阴刻:“笏搢”“旗麾”。墓前竖立一块黄钟瑛墓道碑,碑文楷书“中华民国海军总长兼海军总司令赞侯黄公之墓园”。1986年,黄钟瑛墓被列为福州市郊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黄荣春 

分享到: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