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4-10-08 来源:福州市档案局(馆) 字体:【大】【中】 【小】
民族英雄---戚继光
于山戚公碑亭
戚继光(1528~1587年),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山东登州(今蓬莱)人。出身将门,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袭父职,任登州卫指挥佥事。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镇守蓟门,其间参加乡试,中武举。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调任靖海卫抗倭。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任浙江都司佥事,升参将,招募金华、义乌丁壮,练成一军,取得高家楼、龙山、缙云和岑港等战役胜利。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驰援台州,连获大捷。至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全歼浙江倭寇,“戚家军”名扬天下。同年夏秋间,倭寇大举侵犯福建。继光以上将率正兵6000人前往进剿,制定“削枝弱干”法,即先招降胁从,剪掉其羽翼,再直捣倭巢,于八月进兵张湾,迫使1000多名胁从分子投诚,随即转攻宁德横屿。创鸳鸯阵,命士兵列阵,“每人持草一束,填壕进,斩首倭寇二千六百人”。接着,进兵福清,边休整,边探倭情。九月初一,分三路进兵,在杞店、锦屏山、牛田、上薛、闻读、新塘各处大破倭兵,人称“戚虎”。九月十二日攻兴化林敦,半日歼敌2000余人,救出被虏群众2100余人。十月初一,重返福清,又在牛田大破倭兵,用计擒斩150多人,贼首丧生。十一月,班师途经福州,省会全城出迎,在于山庆功饯别,并勒碑纪功。回浙后升为副总兵官。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三月,再度出兵福建,在平海卫大败倭兵,擒斩2500余人,缴获夷品3900多件,为彻底肃清福建倭患奠定基础。随后在连江马鼻、福清石邱、七星海洋、上迳桥、白犬、东山井门外洋等地屡战屡胜,肃清福州沿海之倭寇。同年十一月,升总兵官。这时约2万名倭寇围攻仙游。继光制定先破南巢,再各个击破的战术,经恶战,解除仙游之困。余寇逃往同安,继光率兵追击,于同安王仓坪斩首千级。余寇逃至漳浦蔡坡岭,又被戚军斩获数百人。至此,福建沿海倭患终于平息。隆庆元年(1567年)冬,继光奉调入京,任神机营副将,旋以都督同知总理蓟州、昌平、保定三镇练兵事。隆庆三年(1569年),以总理兼镇守蓟州、永平、山海等处。隆庆五年(1571年),修成蓟镇边城,完成军事著作《练兵实纪》。守蓟16年,修饬边备,军容强盛,为九边之冠。万历十一年(1583年)春,调守广东。万历十三年(1585年),引退还乡。万历十五年(1587年)十二月卒。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