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01 来源:福州晚报 字体:【大】【中】 【小】
太康三年(282年),随着闽地人口不断增长和经济发展,司马炎决定析出建安郡东部和南部之地,增立新郡,并以国号“晋”冠之,是为“晋安郡”。郡下置有原丰、侯官、罗江、宛平、温麻、晋安、同安、新罗等八县,郡治设于侯官(今福州)。晋安郡首任太守严高到任后,修筑子城,开凿东西二湖,奠定了后世福州城的雏形。此前,秦始皇虽设有闽中郡,然实为闽越自治。所以,晋安是福州历史上第一个由中央王朝管辖设立的州郡,是实际意义上的立郡之名。因此,尽管几经更名,闽人习以“晋安”之谓代称福州,咏赞清嘉,贯穿了而后一千余年。
晋安风貌
“晋安来越国,蔓草故宫迷。钓渚龙应在,琴台鹤乱栖。泛涛明月广,边海众山齐。宾府通兰棹,蛮僧接石梯。片云和瘴湿,孤屿映帆低。上客多诗兴,秋猿足夜啼。”唐开成四年(839年),卢贞以大理卿出为福建观察使,夔州籍进士李远随为幕宾,诗人马戴作诗《送李侍御福建从事》赠别。诗意先是追怀闽越,以钓龙台、越王琴台的历史掌故点出了福州“三山鼎峙,两江相拥”的山水风貌。相传,东越王余善在惠泽山(今大庙山)之南钓得白龙,遂于所坐处筑台,称为钓龙台。闽江之水至南台岛分流为二,北行者经钓龙台,故称台江、南台江,又名白龙江,南行者则曰乌龙江。两江汇于马江,以达于海。越王琴台,相传为闽越王无诸鼓琴处,九仙山与越王山皆有之。九仙山即于山,因先秦有于越氏居此而名;越王山“以形若屏扆”又名屏山。二者与福州城西南隅的乌石山,鼎足而立,并称“三山”。诗的后半部则进一步描述了福州风貌特点,如海涛、明月、岛屿、帆船、云山等等,深契当时的地理与人文、历史。诗中同时还记述了乘坐海舶而来的“蛮僧”(海外僧人),这有力地证明,唐王朝在中唐时失去北方中西陆上“丝绸之路”的贸易通道之后,福州已然崛起成为东南“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成为兴盛的海外文化交流口岸与通商贸易基地。仅此一诗,福州的派江吻海、山水相依,跃然纸上。
福州是著名的山水之城,也是国内最负盛名的温泉古都之一,自古便有“闽都温泉甲天下”的美誉。南宋诗人胡仲弓就曾作诗《晋安城东温泉》,精妙地描绘了在福州氤氲汤池里身体与心灵双重享受的过程。全诗想象力丰富且充满诗情画意,其中名句“人间何福能堪此,好与天家浴仙子”,更是被誉为赞叹福地金汤的最美诗句。有福之州,地灵聚宝,温泉乃大自然最独特的馈赠之一。晋安风貌,福佑天泽。
晋安风尚
“甲第朱门长乐郡,管弦灯火晋安城。”这是明代著名文学家徐(火勃)在《冶城怀古》诗中的纵情吟咏。他亦以郡城之名展现了福州经济、文化、教育的繁荣,诠释福州名城的具体含义。
福州作为八闽首府,尚学之风浓厚,历有兴文重教的传统。南朝宋元嘉二年(425年),阮弥之来闽担任昌国(即晋安)郡守时,在乌石山南麓拓地办学,延请江左名士任教,传播中原文化,宣仁广义。据宋《三山志》载,因他的教化,闽地从“俗未知学”做到“家有诗书,市无斗嚣”,教化成效影响全闽,福州读书之风由此兴起。唐大历间,李椅、常衮两任福建观察史提倡教化甚力,福州学风大振,奠定了“海滨邹鲁”的基础。唐五代,闽王王审知主闽时,“兴崇儒道,好尚文艺”,以育才为急,“又建学四门,以教闽士之秀者”;同时,号令“广设庠序”,于是州学、县学及乡学、私塾普遍设立,平民子弟亦可入学,福州文教大兴。
“日回东陆泉初动,榕满南州腊尚寒。”犹同明代诗人邱云霄所写的《晋安春日》一般,两宋时期的福州经济社会和学术文化随着全国政治中心南移,呈现出泉涌井喷之势。才学兼优的学者型官吏不断被派到福州主政,如元绛、蔡襄、程师孟、曾巩、辛弃疾、赵汝愚、梁克家等,使得福州文教发展达到了鼎盛。以进士论,有宋一代福建中选人数约占全国1/4,较之唐代进士数量增长达百倍以上;此中又以福州最多,其进士人数高居全国第一。而福州府自宋嘉祐八年(1063年)的许将,至清光绪三年(1877年)的王仁堪,共历26位状元,数量排名全国第二。更留有“一县七年三状元”“一榜三鼎甲”等科举神迹。朱子赞曰:“福州之学,在东南为最盛。”晋安风尚,亘古弥新。
晋安风雅
从古至今,闽派始终在中国诗坛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是宋代以后,不少闽籍诗人在诗坛发出了耀眼的光芒,如北宋的西昆派领袖杨亿,如南宋的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辛派词前驱李纲和张元幹等。到了明初,以林鸿为领袖的福州诗人崛起,与陈亮、高棅、王恭、王偁、郑定、王褒、唐泰、周玄、黄玄等人并称为“闽中十才子”。他们追慕盛唐诗风,被称为“闽中诗派”或“晋安诗派”,对当时的诗坛产生了巨大影响。正如《全闽诗话》卷九“黄任”条曰:“闽人户能为诗,彬彬风雅,顾习于晋安一派。”
明万启年间,全国文坛风云激荡,革新与模古的交锋激战正酣。晋安诗派也于此时再次迎来繁盛。以邓原岳、徐熥、谢肇淛、徐(火勃)、曹学佺等为核心的福州诗人,祭出回归闽中十才子大旗,以重振风雅、复还正始为己任,同时为增加诗作的厚度,尤为强调学识在创作中的重要作用。故晋安诗派代表人物又多为藏书家,所钤藏书印记有“晋安谢氏家藏图书”“晋安徐兴公家藏书”等。最终,他们在楚音吴风的碰撞中,坚守唐音,继续张大闽诗,终使“晋安一派,与历下、竟陵鼎足而立”,福州一跃而为全国文学的重镇。
这一时期涌现出了多部闽人诗歌总集,如徐熥的《晋安风雅》和《晋安逸雅》、邓原岳的《闽中正声》、陈鸣鹤的《东越文苑》等。其中,《晋安风雅》编辑了明初至万历年间的福州一府之诗,共收录了264位福州诗人的1424首诗作。它不仅反映了闽诗之盛,也是在宣导一种审美趣尚、生活方式和文化品格。晋安风雅,丹青不渝。
晋安风骨
“呜呼,虞庵虽圮馀蒿莱,千载吊古增徘徊,晋安豪帅安在哉!”这是民族英雄林则徐在福州东山瞻仰南朝名臣虞寄时,不禁所发的自勉。虞寄,会稽(今浙江余姚)人,因避“侯景之乱”入闽。时闽州刺史陈宝应有意谋反,虞寄上书屡谏,不听。于是虞寄跑到东山下隐居起来。陈宝应听闻大怒,派人焚其屋舍。虞寄安卧不动,宁愿葬身火海,也不愿为虎添翼。纵火者深受感动,将火扑灭,各自逃亡。不久,陈宝应兵败身死。福州百姓感念虞寄风骨,将其隐居之所命名为“虞公庵”。
清道光九年(1829年),在福州丁忧守制的林则徐特地前往东山,瞻仰虞寄,写了这首《虞公庵怀古》长诗。他钦佩虞寄坚持正义、威武不屈的高尚品德,并以此自勉。后来,林则徐禁烟有功,反被充军伊犁。然而,这也没有改变其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
“从知忠信真堪仗,赠子题诗又晋安。”明代学者林光与林则徐一样系出九牧林,溯其主脉则源于“晋安林”。晋太宁三年(325年),黄门侍郎林颖次子林禄,奉敇入闽留守晋安。因匡扶晋室有功,后被追赠晋安郡王,为“晋安林”始祖。其后裔在八闽衍分众多,如忠义林、阙下林、九牧林、游洋林等,可谓人才济济、忠直辈出。唐广明元年(880年),黄巢攻占长安,时任长安万年县令的林慎思领兵出战,力尽被擒,委官不受而死。唐旌其闾“儒英忠义”,诏立忠贤祠祀典,后裔称“忠义林”。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林旭与同试1300余名举人“发愤上书,请拒和议”,反对清廷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随后,积极推动维新变法运动,参与新政。光绪二十四年,“百日维新”失败,林旭、谭嗣同等六人英勇就义,史称“戊戌六君子”。晋安风骨,百世流芳。
晋安风范
宋庆元二年(1196年),福州人陈晔知汀州。任上他带头捐款、革除官占良田以资养学校,降低盐价以普惠百姓,修建义冢以掩埋遗骸。除弊兴利,政声斐然。随后,其弟陈映继任,恪守兄法,为止盗安民亲自督造房屋千幢,同时铺设路桥一百四十里完善交通,汀之八县为之振兴。而此前汀州知州陈粹也是福州人,他劝农养士,亦多所兴革。明万历《福州府志》载,民以陈晔、陈映、陈粹并称为“晋安三贤”。
1914年,“译坛泰斗”林纾在京效仿北宋司马光“耆英会”,组建“晋安耆年会”。与会者皆旧福州府属籍寓京的名仕,如近代著名思想家、翻译家、教育家严复,“末代帝师”陈宝琛,著名临床医学家力钧,林徽因祖父、教育家林孝恂,名贤郑孝柽、孙葆瑨,诗人陈衍、李宗言等,共16人。陈宝琛被公推为会长,林纾撰《晋安耆年会序》,严复题诗《题林畏庐晋安耆年会图》。他们都曾于教育、文化、医学、对外交流等领域作出重要贡献,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1948年,福州城东塔头街发生火灾,然因桥窄,消防无法通过救火。于是海军耆老萨镇冰发起募款,把石桥扩建为钢筋水泥桥。同时,为纪念“晋安晚晴诗社”,他在桥柱上正式署名“晋安桥”,作诗云:“晋安七子旧蜚声,今日还增十倍名。余事作诗原有托,柴门车辙谢公卿。”后来,桥下修浚的晋安河也因此得名。作为中国近代一位卓越的传奇人物,萨镇冰扶贫济困,广造福祉,被同为福州籍的文学家冰心称为“平民省长”,也在福州民间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仁义、廉洁口碑。晋安风范,薪火相传。
晋安风华
“闽自晋太康始置郡,迄今且越千年,沧海桑田不啻三变矣。”福州名宦林材《明万历考订重刊〈三山志〉序》言,“闽为东南大藩,而晋安襟带列郡。”在悠悠历史长河中,晋安即是福州,福州即是晋安。1996年,原福州市郊区正式更名为晋安区。自此,“晋安”二字在为民造福的事业上,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而晋安风貌、风尚、风雅、风骨和风范,成为了今天晋安区高质量发展的宝贵财富。
福州晋安,福晋州安。千年底蕴,一脉风华。
十九先生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