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子站>网上展厅>档案史料>史话趣闻

千年古渡侯官渡

发布时间:2021-08-26 来源:福州晚报 字体:【大】【中】 【小】

  古时,陆上交通不便,旅客往来多乘舟搭船,时称其为“渡”,其实是水上短途客运,后来也发展到货物运输。闽侯县水道多,故渡口也多。著名的渡口有“大义渡”“小箬渡”“峡兜渡”“侯官渡”“浦口渡”等。这些渡有的是官府设立的“官渡”,有的是民间自办的民渡,有的则是地方绅士义举设置的“义渡”。如大义渡,名为渡,实际上是航行于短途区间的客货运输船,自唐代开渡以来,历代相沿,航行于大义(今属青口镇)与福州间,航程长达20公里。到了20世纪30年代,公路开通,此渡废止。元朝官绅郑潜在今南通设了两道义渡,以济行人,也传为佳话。峡兜渡(今祥谦镇峡南)初办于元朝,是由官府开设的一处横江渡口,以惊险而闻名,素有“行人未渡胆先寒”之说。1933年,福州至厦门公路建成,又变为公路汽车轮渡,直至乌龙江大桥通车为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闽侯县渡口共计68处,多系人工摆渡。

  一

  侯官渡口,是闽侯县最古老的渡口之一。这里曾是古侯官县的县治,唐贞元八年(792年),侯官县衙迁入福州城之后,侯官这个地方虽然失去了县治的政治地位,但由于其自然地理位置优势,仍然保持交通和集市贸易中心的重要地位。百货云集,商旅往来络绎不绝,这种状况维系了近千年。对岸的烟波浩渺处,怀安古县的县衙遗址犹存,舒缓的石岊山坡上,唐宋古窑址尚在。福建最早的海盐盐仓也建在那里。

  侯官境内木帆船客运始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年),后历代沿袭,到民国时轮船业兴起,木帆船客运才逐渐被取代。这种“渡”多系人工摆渡,或撑篙,或划桨,依潮汐涨落行舟运客。当地很多年轻体壮的男性,为了养家糊口,加入了“撑船”拉纤行业。他们把食盐、面粉、布匹、棉花以及日常生活用品等运送到上游,回程的时候则把大米、茶叶、纸张、笋干、药材等农副土特产品运回福州,终年往返不停。因为这个地方产油多,每日也有船只将各油坊生产的食用油运往福州,顺便载客,当地人称作“油渡”。

  1952年,闽江上游木帆船联运社在侯官设联运组,由侯官、马保两地船只共16艘组成,并成立搬运工会。1959年建立运输合作社,同时吸收了竹岐乡榕岸代办站的船只参加。1962年成立侯官木帆船运输社,时有人员121名,船只49艘383吨位,同时还兼营搬运、渡口等。

  旧时,还有一种叫“夜渡”的短途木帆船客运方式。如闽江沿岸的小箬、源口、白沙、竹岐、榕岸、港头、侯官等处都有开往福州城的定班客船,搭载村民进城卖货购物。这些客班船通常是在晚上开航,第二天天亮时到达福州台江,乘客多在船上过夜故称“夜渡”。

  二

  村民最早搭乘轮船(俗称“车船”)始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上街人张元奇和刘鸿寿集资建造“江甲”号蒸汽轮船一艘,开始在闽江下游一带营运,为闽江内河航运之始。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张、刘两人又建造煤炭机帆船,辟新线航行洪山桥至闽清水口间,途中设永丰、侯官、白头、甘蔗、竹岐、白沙、源口、小箬等停靠点。从此村民出门上到水口,下至洪山桥,多改为搭乘轮船。民国十三年(1924年),又开辟了福州至南平直达快班船和区间班船,前者每日一去一返,后者每天上下水各一班。南平航线开通后,方便了人们出远门,尤其对沿江一带捎排工人最为有利。早先没有铁路,也没有公路,捎排工人从老家到闽西北目的地只能走路,有了到达南平的班轮后,免除了他们不少徒步的艰辛。

  早期的班轮整艘船身都是木头制造的,分上下两层。上层前为驾驶舱,中间是锅炉舱(早先用的是木炭机)和客舱,客舱通道尾部设有售票小窗口。尾舱只有一层,中间辟为厨房使用,两边为卫生间。底舱前为客货舱,后为机舱。1978年以后,县内渡口的渡船逐渐都安装了动力机械,大型钢质班轮(俗称铁壳船)开始加入运营。钢质班轮安装有两台大马力柴油机,航速较快。钢质班轮船体宽大,除了底舱,客舱还分上下两层,可搭载能力大幅提升。

  侯官村的对岸是荆溪镇的沙溪村,两岸相距1500米。20世纪80年代配有钢质机动渡船一艘,木质机动渡船三艘,渡工12人,由上街镇搬运站管理经营。沙溪地处福古公路旁,交通方便,白沙、甘蔗开往福州的公交汽车和个体经营的中巴客车均在此设点停靠。1980年还有10辆三轮摩托车经营上街至侯官渡口码头、上街至三岐、上街至榕桥等线路的客运。1985年有13辆,1990年发展到32辆,上街各村的村民上省城购物,到县城办事多在此上渡乘车,最多时日均客流量达2700多人次。

  在老侯官人的记忆中,在水路作为交通要道的年代,故乡的码头永远是那么热闹。即使到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侯官古渡也还是上街地区的门户,是很多人前往省城的起点和中转码头。聚集的船只越来越多,每晚,大大小小上百只船停泊在故乡码头。闽清的大米,南平建阳的木头,还有油和茶叶等货物应有尽有,还有专门运送闽侯酒厂的酒和原料,以及往返于甘蔗和福州之间运送农用化肥、煤渣等货物的船只。码头边也有生意人扛着大麻袋叫卖,麻袋里装着各种美味的小吃,一分钱就可以买上几个。

  一大早,这里就已经人声嘈杂,渡船像集市一般热闹。不论男女老少,不论人与牲畜,均挤到一条船上。渡船停稳后,搭上一块跳板,乡亲们排着队,依次上岸,空着手的帮着挑箩的,年轻的扶着年老的,大的抱着小的,一路说笑,亲如一家。这里似乎摆脱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图景,走向昼夜不息的繁盛。

  当然,渡口也和其他事物一样,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而兴废。这里曾因水运的兴旺而繁荣昌盛,又因近代立体交通的普及而日渐边缘化。由于古渡口后被改造成七闸九孔的“侯官水闸”,为大学城泄洪排涝,也随着国道316线闽侯段修通和洪塘大桥建成通车,上街村民多数乘车经洪山桥去福州,侯官渡口客流量锐减,慢慢变得沉寂了。

  涛声在右,山影在左,历史不会遗忘这个有着千年沧桑履痕的渡口。悠悠闽江,依旧南来,依旧北去。

 

作者:叶红

 

 

分享到: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