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子站>网上展厅>档案史料>史话趣闻

宋元时期福建的航海技术

发布时间:2021-04-01 来源:福州晚报 字体:【大】【中】 【小】

  福建先民从事航海活动,开辟海上交通航线,在长期的实践中,创造和积累了丰富的海洋知识和航海经验。到了宋元时代,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航海技术大踏步向前推进。 

  指向仪器

  据史籍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先民就开始利用磁石的指极性,发明了一种用来指示南北方向的“司南”——原始的指南针。战国时期的司南犹如一把勺子,十分光滑,放在一个光滑的盘子上。在盘子周围,刻有二十个方向,勺子可以自由旋转,静止下来后,勺柄总是指向南方。在古代,制造司南时磁极很难找准,而且琢制过程中磁石因受震动会失去部分磁性,所以,好的司南很难得。人们于是另想办法,制造新的指向仪器。

  到了宋代,指向仪器的制造技术进步很大。北宋初年的《武经总要》中,记载了制造指南鱼的方法:用薄铁皮裁剪成鱼的形状,烧红后用铁钳夹住放在水中,鱼尾指向北边,鱼头指向南方,鱼尾稍微下倾,冷却后就成了指南鱼,在水中它总是鱼头指南。

  由于指南鱼的磁性也比较弱,指南效果很差,后来得到广泛应用的是指南针,它是用磁石摩擦钢针制成的。

  北宋的徐兢在《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一书中明确记录了福建海船使用水浮指南针导航的事情。书中说,船队夜晚“神星斗前迈,若晦冥,则用指南浮针”。南宋时,曾任福建提举市舶司赵汝适在南宋宋理宗宝庆元年(1225年)成书的《诸蕃志》中记载:“海南……东则千里长沙,万里石床,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往来,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唯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焉。”可见福建航海船舶应用指南针,应当在北宋至南宋期间。

  有了指南针,福建舟师们便达到“过洋知山、知沙、知浅、知深、知屿、知礁,精通海道,寻山认澳,望斗牵星”的目的。

  航海地图

  航海图是一种能在茫茫大海中引导船舶航行的地图。据史料记载,唐朝兵部设有职方郎中一官,专门负责绘制、掌管和保存地图。到了宋代,史书中便有了航海图的明确记载,如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广州地方官曾向朝廷进呈《海外诸蕃图》;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徐兢奉命出使高丽的时候,曾因为“神舟所经岛洲苫屿而为之图”;南宋时,赵汝适也曾经“阅诸蕃图”。以上诸图,都和东南沿海各省海上航路有关。当时福建航海船舶,也可引用这些航海图,作为航行的大致提示和参照。

  元代,东海和东南沿海漕运发达,南方的粮食、布匹,成年累月向北方运输,航路上各地点指南针指向,逐一标识在航海图薄之中,从而涌现出《海道经》一类的航海图。周达观于元贞元年(1295年)奉命出使真腊(今柬埔寨),写下了《真腊风土记》一书。书中详细地记述了从温州出发,经过福建沿海到真腊的航海之路。

  各种风帆

  宋元时期,福建制造的航海船舶,多向巨型化发展,更加依赖风力推进。所以,使用风帆的技术,也随之不断进步。

  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徐兢奉命从宁波港出国访问高丽。他在《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一书中提到:他在福建雇募的座舰——客舟,大樯(大桅)高达十丈,头樯(头桅)高达八丈。他还在书中提到:以“立竿鸟羽候风”测定风向,根据不同风,选用不同帆。正风时全用大帆;风向稍偏或横风时,则用两旁的小帆斜挂,让风力经过斜挂帆面,仍保持一定的推动力,继续前进;遇到风停止的时候,大帆和小帆均失去推动作用,则在大樯顶端挂起“野狐帆”,因其位置处在十丈以上,还能接受高空微风的推动力。

  上列风帆的装置和使用,在当时世界上的海舶中,实属创举。可见宋元时期的福建航海者善于巧妙地使用风帆。

  其他航技

  宋元时期的福建水手,在海洋航行中,除了经常使用指南针、航海图和风帆以外,还必须时刻注意观测风向、察看海水、计算时间、度量水深和辨别方位等,以求全面地保证航行的安全。

  其一,观测风向。所谓观测风向,即随时观察天空云彩的形状,预测风向顺逆的变化,如发现海洋远方有白色的浪花,就预测到瞬息之间风从那边而来;巨涛拍岸,就预知第二天当起南风;天空有电光闪烁(非雷雨的闪电),就知道有两股气流互相击荡,气候将要发生变化。

  其二,察看海水。所谓察看海水,就是观察海水的颜色、状态,判断其深浅、离岸的远近、水域的情况等。如果海水碧黑如蓝靛,那么本船位于大洋中,离岸很远;如果海水是碧绿色,那么是近处有陆地;如果海水是浑白色,那么是接近海岸了。凡是鱼类聚集的水域,一定有暗礁,因为暗礁多生藻类,鱼是以藻类为饵料的。

  其三,计算时间。宋代人以“更”为航程和航速的计算单位,也是航海的计时单位。每昼夜二十四小时分为十更,即一更为一百四十四分钟。水手以瓷器为“更漏筒”,如酒壶状,其中装满细沙,悬挂起来,沙从筒眼漏出,又以一筒承接它,上筒沙漏完,下筒沙满,则上下对换,叫作一更。并以更来换算陆路里程,每一更约四十二余里,十更则约为四百二十余里,便可知船行走到了什么地方。

  泉州宋船中出土过好几种水时计——椰子壳、铜钵和换水神君。换水神君其实是一种铜勺,厦门大学的韩振华教授认为这是专门为船上水罗盘和水时计换水用的铜勺。

  其四,深水测量。宋元时期的福建水手是怎样度量海水的深度呢?他们在船航行时,随时用重铅锤,系之长绳,坠入海底,探测水位的深度。南宋末年的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记载:如果航海到外国做买卖,从泉州出洋,经过七洲洋,“船上测水深约有七十余丈”。可见我国宋代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深水测量技术了。

  其五,辨别方位。如船在航途中,遇风或晦明不辨所处的地方时,水手则以十丈长的绳钩,取海底泥沙来判断本船到了什么地方,或附近有无港口,嗅之气味,察之颜色,便知船之所至。宋元时期,福建水手也用量天尺来辨别方位,泉州宋船就出土了竹制的量天尺。

 

作者:赖晨

分享到: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