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子站>网上展厅>档案史料>史话趣闻

朱熹讲学福州遗迹探寻(中)

发布时间:2020-11-02 来源:福州晚报 字体:【大】【中】 【小】

  史料记载,南宋绍熙五年(1194年),朱熹在丞相赵汝愚举荐下,任焕章阁侍讲,为皇帝讲解经史。不久,权臣韩侂胄为排斥异己,将赵汝愚“诬以不轨,下贬永州”。朱熹因上书陈情受到牵连,被革去官职,剥夺俸禄。此后的庆元年间,朱熹避居闽中,四处设馆,讲学传道,足迹踏遍了全闽各地。民国时期的《连江县志》记载:宋,朱晦翁于庆元间遭伪学之禁,遁迹三山,转之长乐。寓居“晦翁岩”。

  从长乐滨海大道进入潭头镇二刘村,沿山路上就至晦翁岩,景区门口大型假山上,摹刻着晚清名臣沈葆桢所书敦厚洒脱、雄伟挺劲的“晦翁岩”三个大字。进大门不远,巨大的岩石上,还有明万历三年刑部右侍郎郑世威所书的摩崖石刻“晦翁岩”。

  晦翁岩原名“龙峰岩”,明万历《福州府志》载:“朱熹避伪学禁来此,二刘(刘砥、刘砺)师之,大书‘读书处’三字,勒于石。后人因名其岩云。”朱熹号晦翁,因此龙峰岩改名“晦翁岩”。

  嶙峋怪石的“晦翁岩”,到此览胜的文人墨客、达官显贵,留下许多记述朱熹和龙峰书院的诗词歌赋、摩崖石刻:明万历三年(1575年)刑部侍郎郑世威,携同知县韩绍游览龙峰书院所书的“晦翁岩”;明代首辅叶向高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同万侯编、蒋膳部行义登晦翁岩。昔避伪学讲于此,有祠且废,乃修复之,爰赋二律》的石刻;明郑善夫诗《宿石门晦翁读书处》等。

  明永乐年间,三宝太监郑和七次下西洋时,曾到此岩并修葺龙峰书院,后人又称之为“三宝岩”。明隆庆六年(1572年),知县蒋以忠推崇朱熹,便又改为“晦翁岩”。

  史载,宋朝陆续在龙峰山上建龙峰书院、文昌阁、讲易堂、石门精舍和“禅堂”。

  朱熹在此讲学期间,村里有兄弟刘砥、刘砺,同拜朱熹为师,虚心请教,跟随朱熹潜心研究理学思想。南宋庆元五年(1199年)四月,朱熹的《跋刘世南行状》说:“长乐刘砥及其弟砺,相与来学,累年于兹。更历变故,志尚愈坚。”在朱熹的悉心指导下,他们学问精进,弃旧图新,成为朱熹的得意门生,名扬儒林。该村因此得名“二刘村”,乡间又将二人读书的龙峰岩称为“二刘岩”。明嘉靖年间龙峰书院改名为“三贤祠”,祀朱熹及其弟子刘砥、刘砺。

  龙峰岩还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晦翁岩”崖刻东北向有一个山洞叫白鹿洞,相传朱熹在此洞内专心读书,感动了山中的白鹿,每天去找食物和陪伴朱熹。前些年,洞中塑有正襟危坐,似在做功课的朱熹石像,一尊口衔5粒桃子的白鹿石像,与朱熹相对而立。传奇故事增添了白鹿洞的神秘色彩,让晦翁岩多了一股仙气。

  朱熹晦翁岩讲学有室外与室内两处场所。室外天然的教学点是“读书处”。在晦翁岩景区,密林中一处嶙峋岩石的石门崖壁,竖刻着“读书处”三个大字,每字长0.94米,宽0.77米。手书原系朱熹,因年久已湮灭,现存是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刑部侍郎郑世威补书。石门内登上五六级石阶,只见里面的岩石围成宛若天成的天井,中间有青石桌凳,旁边竖立明内阁大学士叶向高的《重修晦翁岩三先生祠记》碑刻,对着石桌凳的一面崖壁上横刻着“朱刘讲席”。

  掩映于茂林修竹之间、环境清幽的“龙峰书院”是室内教学点。“三贤祠”外墙山门,一边紧靠石岩,一边砖石墙体相连,葱郁的树木遮挡了阳光,显得十分清静,山门上横写“龙峰书院”四个大字,左右对联:“六七月间无暑气,二三更里有书声。”对联道出了当年书院学子们勤勉学习的景象。院内的桌椅、墙壁、木柱、地板等基本保持宋朝风格。

  仿古双层混凝土结构“三贤祠”,大门镌刻着朱熹手书楹联:“日月两轮天地眼,诗书万卷古人心。”正厅堂中供着神态飘逸的朱熹画像,左右是刘砥、刘砺;两旁的对联“鸢飞月窟地,鱼跃海中天”据说也是朱熹手书。祠内收藏有朱子语录等拓片,还有历代研究朱熹的学术论文集及志书等。

  铁冶场龙津书院

  面向滔滔闽江的亭江镇长柄村,树木苍翠的龙津园里屹立着“朱子祠”,曾是朱熹前往长乐龙峰书院前讲学的“龙津书院”遗址。《闽书》载:宋绍熙五年(1194年),宁宗即位,次年宣布“禁伪学”,朱熹避伪学之禁,至闽县合浦北里铁冶场讲学。民国《福建通志》记:“铁冶场,在龙径溪旁,宋时鼓铸处。朱文公以伪学禁,遁迹至此。”清四川夔州知府王有树在《龙津书院祀典记》中记载:“吾里龙柄,宋之铁冶场也。自绍熙五年(1194年)伪学之禁兴,紫阳朱夫子避地居此。”

  史载合浦北里铁冶场是今福州亭江镇长柄村,唐时属闽县合浦里,宋、元时属合浦北里,明万历后改属合北里,旧名龙柄,亦称龙津,因宋时为冶铁之所,故又有“铁冶场”之称,占地面积约6700平方米。《福州百科全书》记载:宋代冶铁遗址,在龙径溪旁,遗迹尚存,占地约七千平方米,今辟为农地。20世纪80年代,随地可捡到铁渣。铁渣沉重而坚硬,为研究当时冶炼技术提供了实物资料。冶铁场附近,留有摩崖石刻“得月潭”“跃龙津”等,附近的长安村有朱熹的“仙苑”榜书题刻。

  朱熹避伪学禁时,朱熹的同榜进士梁汝昌帮助他在这溪山清静之处办学,取朱熹“跃龙津”题刻为龙津书院。书院的规模不大,招收当地童生五六个,兼收生员,同时还是文人、士子温书赴考的歇憩场所。有朱熹这一“金字招牌”,龙津书院聚集了不少学者。

  福州城门梁厝村梁姓始祖梁汝嘉、梁汝熹兄弟在梁厝燕山脚下创办“梅涧书院”,请朱熹前往讲学。朱熹离开时,他俩请其题匾,朱熹见燕山酷似一只展翅欲飞的燕子,遂亲笔题写“贻燕堂”三字相赠。后来“贻燕堂”就成为梁氏宗祠的堂号,高挂于宗祠堂中。来龙津书院的学者还有永福县北宋政和五年(1115年)进士梁汝霖,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进士梁汝昌、郑庸斋等。他们之中,有些比朱熹的年龄大,但都成为志同道合的挚友,延展“书院”的文华、文气与文脉。

  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连江进士董应举和长柄村人郭心山为祀朱熹,改龙津书院为“朱子祠”,主祀朱熹。

  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至六十一年(1722年),汉军正红旗人吕犹龙任福建巡抚期间,对朱子祠十分重视,他上书朝廷获批,拨附近的怡山院渡(也称亭头道渡)税银给朱子祠,作为春秋二季的祀典费用。同治四年(1865年),定每年集钱三千为祀典费用,此制度一直保持到清末。清光绪年间,书院有学田25.45亩,加上渡口税收作为办学经费。

  朱子祠在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咸丰三年(1853年)、同治六年(1867年)多次重修。今祠坐北向南,土木结构,两边设风火墙,穿斗式木构架,依山而建,前后递升,由门楼、回廊、天井、大殿、后天井、文昌阁等组成,占地面积506平方米。正门上镶嵌的青石碑,直书“朱子祠”,青石、白墙、灰瓦显得格外古朴静穆。祠内保存有朱熹题刻“跃龙津”,门墙内壁嵌的明董应举《建紫阳先生祠题词》、清朝王有树《龙津书院祀典记》等5方碑刻。大殿正中立着朱熹全身塑像。殿后文昌阁,为古来合浦北里文士禊集之所,民国时期曾辟作小学。

 

作者:岫云

分享到: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