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4-01 来源:福州晚报 字体:【大】【中】 【小】
去年12月16日,在《福州晚报》刊登《帝封江的来历》后,引发一些人的热议,今再补充一些调查材料,以证此说非虚。
南宋恭宗德祐元年(1275年),元兵南下迫近都城临安,朝廷称臣求和不成,各地守臣纷纷降元。据陈遵统《福建编年史》记载,德祐二年(1276年)正月,文天祥请求派赵昰、赵昺二王“出镇闽广,以图兴复,俱不许”。至元兵迫近临安城外,赵氏宗亲又请,朝廷才听从。二年二月,进封吉王赵昰为益王,判福州;封其弟赵昺为广王,判泉州。
元兵进逼临安城东北时,附马都尉杨镇和新任福建观察使杨亮节等,急奉二王出城,渡浙江南下,走婺州(金华)。元军入临安,劫掠金银财宝,挟恭帝赵?、降臣等回北方;派叛将范文虎赴婺州,逼促杨镇等挟二王返临安。杨镇嘱咐杨亮节等保护二王继续南行,自己则北行以就死地,希图以此迟滞追兵。
杨亮节等“背负二王及杨淑妃徒步走匿山中七日”,后由海道同走温州,驻于江心寺(在永嘉县孤屿),陆秀夫等从道上追及跟从。陈宜中在恭帝求降时已先期逃亡至温州;张世杰由定海率兵来会。众人群集座下,奉赵昰为“天下兵马都元帅”,赵昺为副。命秀王赵与择为福建参访使,先行入闽安抚吏民,晓谕同姓宗人。
五月一日,陈宜中等人奉赵昰即皇帝位(是为端宗),于越王山南麓垂拱殿,改元景炎,以本年为元年(1276年),升福州为福安府,作为行都;以温州为瑞安府。册封杨淑妃为皇太后,同朝听政;封幼王弟赵昺为卫王。以陈宜中、李庭芝为左、右丞相(宜中兼都督),陈文龙、刘黻为参知政事,张世杰为枢密院使,陆秀夫为签书枢密院事,苏刘义为殿前都指挥使,王刚中为知福安府。文天祥自镇江亡归,拜右丞相兼知枢密院事,都督诸路军马。陈宜中专制朝政,与张世杰议论不合,因而文天祥固辞不拜,改任枢密使。
其后,元兵继续南侵,浙、粤各路军或战败、战死,或弃守,或投降。史载元兵继进,分道来攻福州,陈宜中、张世杰等深知事势危急,福州无法死守,遂预备海舟,奉帝赵昰及赵昺、杨太后下海南行。据《宋史·瀛国公本纪》记载:“景炎元年(1276年),元兵至福州,张世杰奉帝及昺登舟。是时正军士十七万,民兵三十万,淮兵一万。由东港(乌龙江南港之东)入海。与北舟相遇,值天雾,晦冥不辨,舟得以进。”
上述正史记载颇为含混,少帝一行“与北舟相遇”后之所以能从海上脱逃,并非“值天雾,晦暝不辨”的天赐良机,侥幸得脱,而是几十万军民与元军血战的代价换来的。
福州地方百姓的口碑传说更具体因而可信,且至今还有一些遗迹可资佐证。里人传说,少帝一行人系由水路入闽抵福州,在仓山濂浦闽江边的绍(邵)岐古渡口上岸,驻扎在“平山福地”行宫中(后为避嫌,改称“泰山宫”)。其先,从温州由众多战船簇拥南行,在福鼎附近海上与元军水师发生激战,不利而后南航至福州登岸。小朝廷在濂浦行宫驻跸后,大臣之间陈宜中与文天祥、张世杰等人不睦,议政多有龃龉。
民间盛传,南宋末年,少帝赵昰(端宗)在福州登基后,元军仍穷凶极恶地继续追杀。景炎二年(1277年),少帝在陈宜中、张世杰、杨亮节诸文武大臣及众军士护卫下,从濂浦出发,由东向西南行进,经过黄山村驿路时,在一口宋代大井边汲水取饮,随队众人也有取用的。后人因此将原井名“龙潭井”改为“龙过井”。至今石井栏外面可见的刻字有“女弟子刘三娘……造井一口,并盂一。乙亥。壬戌重造”。一望可知是宋井,可惜缺年号,井与石盂仍在。井东边新建的“宇观阁”门边,还留有八十九岁郭姓老人于2004年书写的对联,曰:“古迹名泉龙过井;凤山灵秀神宫前”。说明龙过井今成古迹,记忆的正是南宋那段往事。黄山又名凤山,于此可证。井旁大路之中,原曾树有大牌坊一座,证明此路确是城门山一带的通衢,可惜石牌坊如今仅余数段构件,横卧古井旁边。
附近城门山西麓尚有一座“大王庙”。为笔者指路的中年羊倌说,听老人传说,庙中供奉着“黄袍加身”的年幼“大王”。这似乎也印证了赵昰幼帝一行曾经过此的传说。
更多的传说还在于螺洲、义序和隔江南通的民间信仰神像、建筑遗迹以及遗闻故事,让人相信南宋末年在福州乌龙江畔为保护幼帝一行所发生的惨烈激战,以及民间口碑流传的“帝封江”名称来历。
传说宋帝一行匆匆从黄山经过后,往西南方向进入螺洲北面杜园古渡口。由此登船,在众大臣的簇拥与大批战船的护送下,入杜园龙江内河,出横龙港,进乌龙江干流,最后东趋闽江口入海,一路由疍民引导南行,去往广东海面。在乌龙江下游的义江、龙江即日后称为“帝封江”的江面上,一场惨烈的宋、元水兵恶战正在进行。宋军及民军数千艘船舰、几十万军民封江堵截,与元军大战于乌龙江东段的江面上。战后两军死者甚众,对岸方庄一带乡民传说,在乡野荒丘上合埋的死亡兵士,被丛葬堆积成十八墩(有的说更多),多年之间,夜晚可见乡野间磷光闪闪,鬼火明灭。
再说义序,这一地名也颇有来历。它如同福州地区其他许多地名一样,有一个历史变迁的过程。这种变异,或因历经沧桑、人员变迁而形成,或因方言读音讹变、雅化而造成。据民国时期福建协和大学《福建文化》中刊登的黄榴坡《义序乡调查记》载:“义序原称岛‘屿’之屿,乃水中小山,可见义序乡古时全属水部,后始改为秩‘序’之序,盖取秩然有序之意也。”其叙地势则说,“西北部地势稍高,中部则为平原,南部近江,灌溉极便……大江(指乌龙江)东西,极目平畴,为义序大流域。江名义江,东入罗星塔下,西抵洪山桥。”按此说,所谓“义江”,明指乌龙江之近义序乡一段水名。问题正在于义江之名从何而来,史书无明文,民间应有说。根据曾经的封江大战,后人基于崇敬宋室忠义将士之情,遂将义序江段名为“义江”,并在义序的浦口村江边修建将军庙。庙内至今尚存乾隆、道光、同治间刻制的石碑和嘉庆、道光、同治、光绪间制作的神像、匾联。如“气欲吞元,敢与文山争义胆;心惟藏宋,直将武穆比忠忱”“节著崖山,保宋抗元忠社稷;威敷榴岛,惩奸扬善佑黎民”。既颂崖山之节义,又祈榴岛(义屿)之福佑,爱憎分明。《义序乡调查记》也提到:“浦口镇有将军庙,祀宋殉国忠臣张世杰、李庭芝、杨亮节。”可见三位忠勇大臣受到世人永久的纪念。后人遂把义江至螺洲一带的江面称为“帝封江”(意谓“卫护少帝封江而战”),以纪念宋军将士合力掩护少帝、封江决战的事迹。
人们也许会问,宋少帝在榕的那段经历,为何史书和方志都不见记载?笔者以为,这可能由于《宋史》编修者是元朝宰相脱脱和阿鲁图,他们由于南宋末帝那段历史资料缺乏,疏于记载,或怀民族偏见讳莫如深,不予详记;地方志书作者或出于隐衷而讳记其事。总之,由于种种原因,最终导致这段轰烈战事史阙有间。但民众没有失忆,他们把隐痛记在心间,把忠贞形于地上。这还是应了相传是孔子说的话“礼失而求诸野”,意谓在上流社会缺失的礼仪、制度和文化,往往可以从民间找回。这就是宋少帝的经历和行踪虽然史志失载,但民间仍广有传说,口碑犹在,文物可寻。人们指示他们的遗址、遗物应可作证,只是“舟人指点至今疑”。
事实证明,地名承载着地方的历史与文化,是不可以轻易废改的。
作者:卢美松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