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子站>网上展厅>特色栏目>民俗风情

侯官老油坊

发布时间:2021-02-24 来源:福州晚报 字体:【大】【中】 【小】

  闽侯上街镇侯官村,地处闽江下游河谷平原和低丘山地之东口,周边农副产品丰富,手工业发达。侯官油坊是20世纪初应时、因地出现在侯官村的地方性手工业榨油作坊。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它一度成为当地的重要支柱产业。

  毕业于同济大学的侯官乡贤陈开华,对该村的老油坊有很深的情结。他母亲年轻时就在油坊工作,是旗山一带已知的少有的“榨油女工”。他从小随母亲辗转于各大油坊,在那里吃饭、睡觉、读书,对油坊的运作非常熟悉。退休后,他致力于家乡传统文化的挖掘与传承,同时也开始收集、整理老油坊的有关资料。在他的引导和帮助下,笔者通过采访陈其森老师傅等人,渐渐地对侯官老油坊有了初步的认识与了解,现将访谈内容加以整理,以飨读者。

  地理分布及劳资构成

  侯官油坊是20世纪初出现在侯官村的地方性手工业榨油作坊。它产于清末,发于民国,20世纪50年代由私私联营发展到公私合营并达到全盛。全盛时共设八厂,分别是克照油行(一厂)、宝丰店(二厂)、祥源店(三厂)、顺茂店(四厂)、民生店(五厂)、六成油行(六厂)、裕民油行(七厂)和元记油行(八厂)。

  以上八个厂,除七厂、八厂外,都临主街,且靠主街的江岸一侧(八厂也在江岸一侧)。临街又靠江岸一侧,好处有三:一是前店后厂,利于开展门市及原料产品进出运输,交通便捷;二是靠江岸侧,空间相对开阔,有利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和粉尘扩散,减轻对附近村民的干扰和影响;三是作为主要动力的牛,便于到江中饮水和泡浴降温。

  侯官老油坊为作坊式经营模式,所用的设备和器具较为原始,如用以装填料饼、压榨油料的行母(木制压榨机),用于捣碎研磨原料的研饼,以及撞击锤、木劈、研槽、研饼、蒸料锅灶、炒料锅灶、箩筐、簸箕、筛子、油桶、油缸等器具。

  侯官油坊作为家族式民营经济体,其资本来源多由某家族或亲友集资而成。一间油坊,一般有老板数人(合股)。管理人员设“掌盘使”(财务人员)和“出街使”(采购、推销人员)等,也有由老板自己兼任。

  劳方(工人)主要由本家族或亲友中择精壮者组成。一间油坊,按工序设岗,定位六人,分别是包头(为前道工序包料饼)、包尾(为后道工序包料饼)、坐车(负责操控撞击锤撞击木劈进入榨油行母以压榨料饼)、碎做(负责炒焙加工料)、驶研(负责研磨原料)和逐研(协助驶研,为主负责驱使牛正常拖动大研饼)。

  油坊工人工资报酬,最初以实物工资的大米计酬,即大师傅(除驶研、逐研外)每人每天赚16斤大米,驶研每天赚14.4斤大米,逐研每天赚9.6斤大米。

  油坊转公私合营、地方国营后,则按每斤大米0.1元人民币兑现货币报酬(工资),即大师傅每人每月48元人民币,驶研每月43.2元,逐研每月28.8元。这样的工资虽不算高,但在当时的农村,维持一个家庭的生计还是足够的。

  生产规模及演变

  侯官老油坊的生产原料主要有油菜籽、山茶籽、芝麻、花生、油桐籽和乌桕果。原料来自闽侯周边乡镇、闽清(油桐),南平樟湖板(乌桕)等。供应方式有自购、供销社采购供应,来料加工。

  侯官老油坊的生产规模,按土榨生产能力,以加工油菜籽油为例,每厂每日可加工油菜籽6担(0.3吨),产菜籽油2担(0.1吨)。全村八个厂,月可产菜籽油24吨左右,可满足当时十万人口每月食用油供应。加工其他油料,按其出油率,不同品种各有不同,其产量也有不同。

  油坊实行“叫更”制度。“驶研”是全村最早开始一天生产活动的人。每日由“驶研”于凌晨四五点负责到各位大师傅家通知上班。及至傍晚,夕阳西下,油灯初上,榨油工人们辛苦了一天才下班。

  油坊的兴起与发展,给侯官带来商业繁荣。为油坊配套服务的木匠、竹篾工等有关店铺应运而生。饮食店、米店、酒肆、京果店、酱园店、旅社和中西医诊所等在侯官街道两旁鳞次栉比,生意兴隆。

  油坊和搬运站的存在,产生了侯官第一批工人队伍。他们组织了“侯官搬运榨油工会”,积极参与乡间社会公益活动。

  油坊的存在,促进了商业流通,扩大了侯官人的视野,提高了精神境界。勤劳、节俭、克己、诚信等这样的优良品质,在侯官普通劳动者的身上体现得尤为充分。侯官人在外多受到热情接待。民间曾经传颂着这样一则真实的故事。一位侯官在外读书的学生,节日回家,因天黑渡停,无法过江。当地村民见是侯官人,即表示自己常到侯官送原料和牛饲料,为此热忱邀请学子到自己家做客,并提供食宿。这在坊间已成为佳话。

  侯官油坊在侯官存在约60年后,于1956年由政府统一规划,整体搬迁到建新镇洪塘。油坊变为“地方国营闽侯油厂”。1996年,政府对闽侯油厂进行改制,存续近一个世纪的侯官油坊、闽侯榨油行业终于和这个奔流向前的时代挥手告别。

作者:叶红

分享到: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