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子站>网上展厅>特色栏目>福州名人

黄展云与华侨二三事

发布时间:2022-07-07 来源:福州晚报 字体:【大】【中】 【小】

  黄展云(1876-1938年),号鲁贻,祖籍福州永泰白云村,清优贡,日本早稻田大学师范毕业。他是福州蒙学堂创始人,参与“南社”活动、宣传革命;参加广州黄花岗起义,策划、组织福州光复起义,福建光复后为福建省首任教育部长。黄展云长期追随孙中山先生从事民主革命,是其党务秘书及大元帅府秘书,曾多次在海外为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募集资金。晚年黄展云出任全国侨务委员会委员,积极呼吁华侨支持抗日救国。

  1913年8月,黄展云因参与二次革命在福州被捕,1913年底获释,于次年4月奉孙中山委派任南洋群岛筹募革命公债专员。

  1917年9月23日,孙中山派黄展云与孙科、陈民钟赴菲律宾为护法运动募饷,得到海外侨胞的大力支持,“侨胞倒屣欢迎,得资达数百万金”。孙中山先生独子孙科晚年在《八十述略》回忆:“民国六年,我刚从美国回来,在黄埔晤见国父,就派我偕同参议陈民钟,秘书黄展云到菲律宾去募款。因为革命事业实在需钱,而国内竟没有固定的财源,幸而侨胞都深明大义,争先恐后的慷慨输将,令人十分感动。”

  黄展云长年为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募集资金,曾多次获得孙中山的嘉奖,1923年1月17日,黄展云(时任福建自治军总指挥)向孙中山报告:“已为讨逆筹款廿万”函,孙中山总理手批“作答奖勉”。

  二

  黄展云不仅为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事业向华侨募款,在建设时期也积极从海外引入资金,建设国家。

  1920年4月15日,北洋政府发布大总统令,决定将浙江三门湾定为试办模范自治农垦区域。此时黄展云以菲律宾华侨代表的身份回国,10月18日前往三门湾察勘,26日与华侨邹清泉、戴正中、李清泉等搭沪机快车赴杭州参加开辟三门湾大会,“与会提议自治条件,两浙人士大韪之,格于当局之意见未得实现”。在此期间黄展云依然“间道赴厦复转而漫游新加坡、安南、暹罗、仰光、缅甸各埠为革命宣传工作”。

  1923年春,黄展云在南洋归侨陈新政等人资助下,引进侨资,委托从菲律宾归来的叶青眼在泉州主持修建中山路,以打破泉州古城长期闭塞的落后局面;1924年,南北大街全线贯通;随后,为了永久纪念孙中山先生,泉州南北大街改称“中山路”。沿街廊柱式骑楼浓缩了南洋式建筑精华,正所谓“南国多雨天,骑楼可避风”,泉州中山路是我国仅有、保存最完整的连排式骑楼建筑商业街。

  1927年,民国中央政府任命黄展云为福建省政府委员会委员兼农工厅厅长,黄展云为遵循孙中山三大政策中的“扶助农工”和地方自治制的建设方针,分期实现“三民主义”,决心“向乡村去直接和民众接近”“划营前分县为营前模范农村”。

  此时,黄展云更加注重华侨的作用,在《福建农工厅月刊》第四号上,收录一封《函华侨委员会请将本厅建设各项代向海外宣传由》称,“设立模范农村、筹办农工银行、组织劳工医院、创办水力电厂等等,或已具规模或正在筹备,无不悉心计划循序进行。凡有关于农工利益,均当积极办理,以救民生之凋敝,用符革命之精神。惟是兹事体大、薄力难周,尚望海内外侨胞加以赞助,庶几众擎易举大业可成,党国前途曷胜利赖。兹将敝厅成立宣言、营前模范农村暂行章程、劳工医院及水力电厂提案先行送请查收,代向海外宣传,俾各处侨胞咸知吾闽正在振兴建设,乐予投资。馀俟随时送达,即希”,欢迎并鼓励华侨投资建设。

  营前新街就是利用华侨资金建设起来的,这里吸收中山路骑楼的建筑风格,灰砖楼房,砖木混凝土结构,美观实用,每十幢间辟有小巷,利于交通与防火。骑楼的屋顶,都有相通的平台,每两户合建一座进出屋顶平台的半亭式分厝,楼前则有避雨人行道。除店铺外,还建有邮局、阅报栏、国民训练堂、禁烟处、民众学校及其他服务设施。而建设营前新街,黄展云初衷是用一间间的骑楼,以每间地价大洋500元的售价,卖给富裕的商人统一建房,用所得资金再从地主、乡绅的手中购买田地,并无偿分配给无地的村民,以实现孙中山先生“耕者有其田”的理想。随着商业街的落成,大批商店开业,逐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商业网,货畅其流,市面繁荣。2003年8月,长乐市人民政府将营前新街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长乐于2017年撤市设区,营前新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

  在不同的时期,黄展云还以不同的方式支持海外华侨教育和文化交流,维护海外华侨正当权益。

  1911年12月,黄展云鼓励南侨子弟回闽报考新设的华侨公学(设在越山书院旧址),向三宝垄商务总会发出照会。

  1912年3月,时任福建教育司司长黄展云选派陈与椿(北京大学毕业)、高玉豪(福建优级师范史地选科毕业)、程学箴 (福建高等学校毕业)、黄辂(福建师范完全科毕业、优级师范博物本科肄业)、陈秉乾(全闽优级师范理化选科毕业)前往爪哇,协助创办爪哇华侨中学,并委任陈与椿为校长。4月,黄展云还派郑贞文往南洋英荷两国属地视察华侨教育,郑贞文在新加坡时,倡办英属华侨学务总会并倡用国语。

  1919年,黄展云还为筹捐宿务中华学校建筑费撰写序言,支持华侨教育:

  “……古人有言曰:十年之计树木,百年之计树人。教育者,培养人才,为国家长久之策也……吾侨居宿务同胞,应国家之进步,谋教育之发达,乃合群力,创设宿务中华学校,教侨居斯土之子弟,亦古人百年树人之旨欤……教育之效果,大之可以培养国民,小之可以育成贤子弟,人谁不爱,其国谁不望其子弟之贤。则对于此,教育国民教育子弟之学校,必不淡漠视之,慨捐巨资完成建筑校舍之功,为吾侨立百年永久之计,不使创办诸子专美,于前吾知必有人也。仆以奉公之便,道过宿务,学校诸君子,以规画筹捐建筑校舍相告,并嘱一言为倡。爰为之序,以告我侨胞之热心教育者。古闽黄展云谨书。”

  1921年7月,黄展云以旅沪福建同乡会代表的身份出席在上海华侨联合会召开的讨论“南洋英属学校注册条例”及“菲律宾华侨抗拒西文簿记案”等事项,坚决维护海外侨胞的合法权益。

  据《建瓯县志》记载,1925年春,黄展云邀请建瓯人朱剑鸣,赴南洋协助放映电影,积极开展海外文化传播、交流活动。

  1928年7月,黄展云应福建侨务委员会驻福州办事处叶见元主任的要求,帮助海外华侨寻找留在家乡营前的亲属,进一步推动海内外人员的来往与沟通。

  四

  1937年,黄展云的外甥李庚因组织学联、宣传共产党的主张被捕,亲友怪责其父“管教不严”,黄展云则说:“青年人不问国事,不搞抗日运动,不闹革命,那革命谁来做!”并保释李庚出狱。知道外甥李庚是共产党员后(当时李庚在中共长江局工作),黄展云即向李庚表露心迹,并请其转告周恩来,希望能与周恩来见面,要求派共产党员与他同去福建利用他在海外的影响,联系侨胞、宣传抗日,共同组织抗日武装力量。

  当时中国共产党正要召开六届六中全会,周恩来准备回延安,便吩咐李庚:“吾知鲁贻(黄展云之字)为人,请其在武汉等候。”不料等待成了永久的遗憾,1938年7月16日,黄展云(时任全国侨务委员)病逝于汉口。周恩来发去唁电,以示哀悼。

  1939年,国民政府明令褒扬黄展云革命功绩,并优予议恤。

  1943年4月25日,福州各界在独青小学召开追悼黄鲁贻先生大会,会场悬挂国民政府主席林森题写挽额:志业千秋。国防最高委员会委员长蒋中正题挽额:勋绩惟光。福州海外华侨公会同人挽联:党国仰贤劳不徒光复闽疆伟绩堪臻日月,侨胞钦爱护共道归魂江汉浩气足壮河山。

  五

  黄展云有三男五女,在追随孙中山先生革命的过程中,他始终没有放松对子女的教育,一生两袖清风,留给后人的只有满腔的爱国情怀。

  据黄展云外孙郑立回忆:“我母亲说二舅在菲律宾办过华文报纸,并在菲律宾的大学毕业。大舅、二舅是和孙科一起去南洋的。他还办了一个公司来支持办报,这是以敏舅舅解放后向上级交待的,所以外调人员到南京找我母亲核实,问她们家是否有人经过商?我母亲回忆出二舅在菲律宾和孙科一起办过华远公司。”

  郑立回忆中的大舅、二舅是黄展云长子黄以诚和次子黄以湜。黄以诚从新加坡大学毕业后,根据孙中山指示在上海参与筹办汇源转运公司(位于辣斐德路永裕里66号,现复兴中路),通过与南洋爱国华侨进行所谓“贸易往来”的方式,为护法运动筹集经费和联络革命同志。

  1923年6月,黄展云奉孙中山委派第二次任南洋群岛宣慰侨胞专员。此时黄展云次子黄以湜(菲律宾大学毕业)在菲律宾创办《礼拜日》周刊,系中英合壁的一种刊物,撰述方面很多侨界名流加入,“初出版时大得侨众欢迎”。1925年2月,《新闽日报》在菲律宾创办,其宗旨“消灭闽省一切旧势力,如土匪军阀及一切不良习惯,引领群众到新建设路上”“志在救乡救国,促和平早日实现”。黄以湜在黄展云支持下,任《新闽日报》翻译主任兼华侨中学算学教员。

  1948年,家乡的百姓将黄展云安葬在铜盘马鞍山大夫岭其生前选定的寿域中。2022年3月18日,福州市鼓楼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作出鼓文体旅〔2022〕35号《关于增补黄展云墓为不可移动文物的通知》,认定黄展云是孙中山党务秘书及大元帅府秘书,辛亥革命先驱,是中国近代名人,对国家和乡土都有过积极贡献。



作者:陈熙

分享到: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