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子站>档案新闻>业界动态

中流砥柱 档案作证

发布时间:2025-09-16 来源:中国档案报 字体:【大】【中】 【小】

蕴含党的初心使命的红色档案,是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守护下来的国家记忆,是烽火岁月最真实、最珍贵的第一手记录。为了“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中央档案馆会同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精心策划并筹办了《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档案展》。同时,国家档案局组织支持和指导地方档案局馆筹办了“胜利烽火——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京津冀晋蒙档案史料展”“华中长城 铁军忠魂——长三角地区新四军档案史料展”等10多个重点展览,广泛吸引参观者走近和触摸档案、铭记和感悟历史。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捍卫民族独立最坚定,维护民族利益最坚决,反抗外来侵略最勇敢。一份份珍贵的历史档案,不仅向观众清晰还原了历史细节,更让观众跨越时空真切感受到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伟大胜利。 

档案见证中国共产党率先高举武装抗日旗帜。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9日,中共满洲省委迅速发布《中共满洲省委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揭穿日本军国主义蓄谋已久的侵略真相;9月20日,中共中央发表《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指出了事变的根源,表明了坚决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鲜明立场。这些档案见证了在民族危亡的严重关头,中国共产党如何成为奋起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先锋。 

档案见证中国共产党坚决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且不说反映党先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讲稿和文件稿,也不说国共第二次合作的档案,就拿西安事变为例。从西安事变前,党中央与张学良沟通联合抗日的往来电文,再到谈判过程的往来书信、记录,完整呈现了张学良、杨虎城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及全国抗日救亡运动影响下发动“兵谏”,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大义为重,正确分析形势,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全过程。事变发生后,张学良“立即电告中共中央”,据有关回忆,当天3点左右发动兵谏,4点左右临潼枪响,张学良给中共中央发出的报告上“寅时”二字生动诠释了“立即”的含义,清晰还原了历史细节。这些档案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如何成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政治领导核心。 

档案见证中国共产党开辟敌后战场领导人民抗日武装。一份份敌后战场的电文,既有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载入史册、耳熟能详的经典战例,也有反“扫荡”、反“清乡”斗争的详细战报。“消耗子弹365发”“缴轻机枪2挺”“缴步枪36支,手枪19支,子弹6831发”……一个个具体的数字,生动展现了我们是如何积小胜为大胜,敌后根据地如何由弱变强并逐步发展壮大。这些档案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如何进行反侵略斗争,根据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如何成为“铜墙铁壁”,中国共产党如何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中坚力量。 

红色档案作为党领导人民奋斗历史最原始、最客观、最权威的直接记录,是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宝贵资源,是坚定人民忠心拥戴党、铁心跟党走的有力支撑。历史昭示未来。档案展览作为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深化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的生动课堂,必将吸引更多民众特别是青少年走进档案馆、亲近红色档案,从一份份档案中、一帧帧照片中、一张张图表中、一幕幕情景再现中,汲取精神滋养和奋进动力,进一步汇聚成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强大力量。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5年9月1日 总第4335期 第一版 

分享到: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