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子站>档案新闻>业界动态

浙江海宁:档案是连接百岁教授与家乡的桥梁

发布时间:2025-01-02 来源:中国档案网 字体:【大】【中】 【小】

    档案是历史的见证,是文化的传承,是穿越时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浙江嘉兴海宁市档案馆的名人档案,更是连接在外名人与家乡海宁的桥梁。
    近日,浙江省海宁市档案馆工作人员专程赴上海,为百岁高龄的同济大学教授、海宁籍中国知名桥梁专家金成棣录制口述档案。金教授用乡音回忆了他参与设计、建设海宁市区茅桥、碧云大桥等多座桥梁的动人场景。采访结束后,金教授还将他珍藏多年的个人重要档案捐赠给了家乡海宁,其中就有他2003年获得的茅以升科学技术奖桥梁大奖等奖章和证书。
    金成棣1925年出生于海宁市丁桥镇的一个教育之家,年轻时参加过远征军,浙江大学毕业后到上海交通大学当助教,历任同济大学、北京建筑工业学院讲师,上海市工程设计院工程师,同济大学分校教授、校长,上海城市建设学院教授、院长。在教学和担任高校领导期间,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桥梁工程专业优秀人才,在桥梁设计研究方面硕果累累,曾编写近百万字的结构静力学教材,95岁高龄时完成专著《系杆拱桥稳定性分析》和俄文译作《弹性体系的稳定性》。
    金成棣一生情系桑梓,他身体力行,以其在桥梁建设领域的卓越贡献反馈着家乡的养育。而海宁市档案馆也早为金教授建立了名人档案专题库,厚厚的档案记录了他兢兢业业、不懈追求的一生,凝聚着这位桥梁专家的真挚情怀。这些档案是连接金教授与家乡海宁的桥梁,更承载着老一辈建设者的桥梁精神,正是这些“桥梁”,历久弥坚的时代精神、开拓精神才得以代代相传。

分享到: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