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子站>档案新闻>福档动态

既快又准查找档案 将心比心服务群众---张婷:福州兰台“摆渡人”

发布时间:2021-06-17 来源:福州晚报 字体:【大】【中】 【小】

 

市档案馆里,张婷在整理材料。

   在“6·9”国际档案日,福州市档案馆吸引了许多市民前来探馆。张婷作为馆内的窗口工作者,已在档案里“摆渡”多年。

  日前,记者在市档案馆见到了张婷。浅红色卷宗架下,一盆兰草碧叶舒展着,张婷正手捧资料,坐在桌前查阅。

  兰台“摆渡”需“好桨”

  “档案馆也被称作‘兰台’,是古代对典籍存放处的美称。”张婷介绍,市档案馆像一片“历史存迹的海洋”,现存60多万卷档案,许多档案文卷可追溯至民国,既是近百年福州变化发展的见证,也关乎着市民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

  2016年,张婷被市档案馆录用。她的工作也一直面临着一个挑战——如何在浩瀚的档案中既快又准地找到群众需要的信息。

  她认为,做好档案利用工作,需要熟悉馆藏,知晓民俗方言、行政区划变更等,才能应对不同需求的来访者。

  经过多年磨砺,张婷已是兰台“摆渡”的好手。去年,市民方先生为证明拆迁房屋权属,多次来到档案馆寻求帮助。经抽丝剥茧分析,张婷发现,因福州话中“荣”和“仁”同音,方先生名字出现了两种写法。找到关键点,方先生的问题迎刃而解。

  “档案信息错综复杂,市民的需求也各不相同,懂得‘顺藤摸瓜’和‘借东风’是很重要的。”张婷说,随着档案数字化的推进,学习数字化本领,抓准搜索要素非常重要,“借力科技服务市民,手上的‘桨’要耍得活。”

  让工作变得“有温度”

  平时接待市民时,张婷始终保持着微笑,就算档案馆内没有相关档案文卷,她也会努力给出建议和分析,为市民指引方向。

  “他们的焦虑与担忧,我能感同身受。”张婷说,将心比心是她的工作准则之一。今年1月,来自上海的陈女士来到档案馆查找其父的房产档案,但未携带最为关键的直系亲属关系证明。“回上海一趟,时间精力都是很大的损耗。”张婷考虑到陈女士的特殊情况,申请为其开通绿色通道,完成了在线核验、容缺受理。

  “真的非常感谢,心里暖暖的!”陈女士送来了锦旗,并再三感谢张婷。

  “档案从纸张走向信息化,档案工作从收尾到先行。档案工作的蜕变,指引了我的职业理想。”张婷说,她希望可以拉近市民与档案的距离,让档案更好地服务市民。

分享到: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