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子站>网上展厅>档案史料>史话趣闻

闽清“溪鼠”船与“舟午”字

发布时间:2020-12-11 来源:福州晚报 字体:【大】【中】 【小】

  闽清,建县于五代后梁乾化元年(911年)。该县境内溪流纵横,山川阻隔。古时山路弯弯,翻山越岭,交通十分不便。据志书记载,宋代时,闽清人民根据境内溪流多、河水浅、河床窄的特点,创造了一种船底平滑、船身细长基本船型长约8米、宽约0.86米、高约0.82米)、头尾尖翘、船型独特的小船,配以桨、篙、舵、篷,既可航行于江河深潭,更适航在小溪窄港浅滩,闽清人俗称“溪鼠”船。其载重吨余,客货兼载。时间流行千余年,自宋代开始,直至0世纪70年代铁路、公路兴起后,才逐渐式微,足迹遍及大半省,推广应用到闽西北二三十个县(市)。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曾出现闽西北各县争相向闽清商调溪鼠”船的火热年代。其时,闽清“溪鼠”船在闽西北深山峡谷中勇闯一条条荒溪野流,过激流险滩,避暗礁旋涡,将“溪鼠”船撑到了从未见过舟楫的偏僻山村,极大促进了山区物资流通和经济发展。因业绩不凡,它被载入国史省志市志,乃至各县交通志。

  关于“溪鼠”船名称的由来,有一说是,因其船型两头尖,船体窄而长,形状似鼠,故名之;又有一说是,该船在浅水险滩中航行,轻便机动,灵活如鼠,因而得名。

  随着“溪鼠”船使用范围的扩大和历史的积累,其影响力也逐渐扩展到各种领域。比如,以文字来记录书写“溪鼠”船一词的机会增多;在日常生活、商事活动的语言交流中,“溪鼠”船称呼更是日益频繁。此时,闽清人民便为“溪鼠”船起了一个大名“舟午船”。闽清人民科学合理地应用造字法,左边以“舟”字为偏旁,右边以“午”字做基本字,造了一个左右结构的“舟午”字,并用来为“溪鼠”船命名。

  “舟午”字,闽清话读音“,“舟午”同“杵”和“鼠”,均读(qu取)。至于“舟午”字的普通话读音,至今未见具体说法和记载。按照其是由闽清话“杵”的形声而衍生的,可以认为“舟午”字的普通话读音应同“杵”(chǔ)。

  “舟午”字偏旁从“舟”,“舟”为船之象形。以“舟”为形旁,简洁明了。

  “舟午”字基本字为“午”字。“午”字,《古汉语字典》汉字释义中,对其字形的解释为:“一纵一横曰午”(郑玄注),意为“纵横相交”。再者,据“午”字的甲骨文、金文,其形体为:头尖锐,体瘦长,酷似一小舟。而“午”字的篆体,其状似“人立于船,手持竹篙,左右纵横”,与船工撑“溪鼠”船的形状相似。所以,“?午”字以“午”作为基本字,符合造字法之“象形”与“会意”的两种手法。

  据查证,不论是在船工群体还是政府机关文件、公章、证照到民间书籍,都曾广泛使用“?午船”一词。闽清五都《柏岩黄氏支谱》就有手写体“舟午船”的文字记载。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机关单位相关文件中手写或刻版油印的所有文件、报表及证件中,均用“?午船”一词。在众多正规出版物中“?午船”一词已被应用于排版印刷成字。闽清县、福州市、福建省的多部史志资料以及国家交通部档案均有“?午船”一词的记载。在交通系统正规出版的史志中,已知的有《福建航运史》《福建水运志》《建宁交通志》《泰宁县交通志》《将乐县交通志》《宁化县交通志》《光泽县交通志》《大田县交通志》、邵武市文史资料《邵武航运今昔》一文等都用了“?午船”一词来记载“溪鼠”船。

  对于“舟午船”的创造年代,各级各种史志资料均明确记载为宋代。但是,对于“舟午”字出现于何时,由谁所创造,从现今已知的史志书籍中,尚未找到相关记载。

  据推测,宋代造“?午”字的可能性最大。创造“?午”字之人,应该是有较高文化水平和文学修养,还要深谙闽清话发音和内涵的人或群体。而宋时,闽清文人辈出,早在北宋嘉祐八年(1063年),邑人许将科举状元及第,成为福州地区历史上第一位状元;南宋嘉定元年(1208年),邑人郑性之状元及第;其时,还有成为礼乐大家的陈祥道、陈旸,其陈氏家族有“五子四登科,一门七进士”“十八学士”之盛况;许门的许将、许份“父子双进士”之荣耀等。邑内呈现文风昌炽的繁荣景象。这

  些文人雅士为家乡父老创造的独特小船造一个“?午”字来命名,不仅驾轻就熟,更是情理中事。而在明清两个朝代,闽清则没有了宋代那样辉煌的科举成就,社会发展也较之宋时逊色。故此,相比较而言,宋代造“?午”字的可能性最大。

  “?午”字在民间和官方广泛应用,但因种种原因所局限,未被收入官方字典。如今,虽然“溪鼠”船已经走进了历史,但闽清人民创造一条船的同时,又智慧地创造了一个“?午”字的历史应在汉文字发展史上留下它应有的地位。

 

作者:张德团

分享到: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