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子站>网上展厅>特色栏目>民俗风情

漫说江口石埕道码头

发布时间:2018-06-01 来源:福州晚报 字体:【大】【中】 【小】

作者 柳振土

  “老渡头,古榕绕岸边,江面潮平清似镜,远山眉黛往来船,郁郁沙洲田。”这是昔时南屿江口村文人创作的旧记填词《调寄江南好》。《南屿考古略》(2005年出版)载:“江口石埕道渡头位于旗山之阳(今南屿江口村),为南港(两栖轮渡、舟楫)码头。日客流量千余人次,机动车上百辆次。”说明新中国成立前这里是南屿前往福州的一个渡头,新中国成立后成了大码头,发展变化极大。

  《南屿考古略》云:“民国年间,江口宋氏在石埕道渡头建了镜江桥,南迄下田、垚沙、窗厦诸村,西连下浦、岭兜、垱上,直达南屿街。桥长45米,石桥梁,五孔道,船形墩,设有护栏及造像。今已废,原桥头古榕犹存。”此石桥的建成,极大方便了永泰县及南屿民众来石埕道渡头搭船前往福州,也使渡头增添了不少的人气和旺气。

  据江口老人说,石埕道渡头清初就已有了。康熙二十三年(1684),有乡人到台湾推销土布产品,后发展为台湾宋氏三大支派之一的“镜江派”(《闽侯县志》也有记载)。当年,他们的先祖就是从当时的古桥“三房桥”下石埕道渡头闯台湾的。而当今闽侯侨贤、纺织巨子宋良存、良浩胞兄弟则于民国年间,扛着土造纺织机部件从镜江桥下的石埕道渡头前往台湾。由此可见,江口石埕道渡头历史之悠久。

  江口石埕道渡头随着历史发展,社会进步,而逐步发展为大码头。新中国成立前,渡头式微,宽仅几米,搭船的乘客少,渡船也稀。船体也不大,盖竹篷,仅容纳20余人,靠木桨、摇橹和风帆来驶航的。船头船舷左右两边架橹摆渡,船尾端中部装小舵桨掌方向,船中堵横板插圆木杆挂升降风帆布。船家见风起即升起风帆布,让风力推动渡船前进。这时摇橹停摆,舵桨掌方向,坐在船舱里的乘客或抽烟闲聊,或闭目养神……渡船从江口到湾边大约需要2小时,一艘渡船一天只能往返五六次,遇到台风或洪水只好停航。船翻人亡或雷击毙命的事也是难免的。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交通事业迅猛发展,石埕道渡头跃级为大码头。码头不断扩大拉长,砌驳岸,防崩裂,将扩展地段铺上水泥,道旁设立售票窗口,还配有码头协管员、执勤人员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码头使用的船只是南屿运输社的渡船(这时已是大船了)和福州航管局的汽船,两种船只并用。那时码头已呈现熙熙攘攘的场面,乘客翘首东望,期盼汽(渡)船早早来到。为了赶时间,他们不分汽船、渡船,有船就搭乘。到了上世纪70年代,福州航管局为了减轻交通运输压力、方便永泰和南屿民众往返福州,在码头投用了长方形的大型驳船(福州俗话汽车舵)。驳船人车并载,一艘驳船一次,可载运输车、汽车、邮政车、拖拉机等8辆机动车和些许的人力车及货物和乘客。这时候,已有定时班次,一般来回40分钟,两艘对开,极大地方便了永泰和南屿民众往返于福州与他们的村庄。那时,码头上机动车排长队,从码头口排到堤坝边,酷似一条长龙。驳船一靠岸,机动车的发动机就启动,其所发出的轰隆轰隆声和嘟嘟嘟的喇叭声交织在一起,响彻码头上空。在协管员和执勤人员指挥下,汽车一辆接一辆,有条不紊地驶到驳船上,好一派繁荣热闹的景象!

  改革开放后,上世纪90年代,由于洪塘大桥、南港大桥、湾边大桥先后通车,交通极为方便。水上航运就显得逊色多了,码头“退役”就成了必然趋势,曾经繁华热闹的码头如今无人光顾了。

分享到: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