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子站>网上展厅>特色栏目>民俗风情

福州九月九登高节

发布时间:2017-11-29 来源:福州晚报 字体:【大】【中】 【小】

  “九月九”便是中国农历九月初九日。《易经》将九定为阳数,而九月初九日,有两个“九”,也就是说,有两个阳数相重,因此称“重阳”。三国魏曹丕有《九日与钟繇书》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战国时屈原在《远游》中就已有“集重阳入帝宫兮”的句子,说明其历史的悠久,为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作为福州重阳节活动之一的“登高”,缘于后汉时汝南费长房。《中国人名大辞典》说:“费长房,后汉汝南人,为市掾,见市中老翁卖药,悬一壶于肆头,市罢,辄跳入壶中,异与往拜之。欲从求道。翁晰一青竹,使悬于舍后,家人见之,即长房形也。以为缢死,遂殡葬之。长房从入深山,学道不成,辞归。翁与一杖曰:‘骑此任所之。既至,可投之葛陂。又为作一符,曰以此主地上鬼神。’长房乘杖,须臾来归,自谓去家旬日,而已十余年矣。以杖投陂,顾视则龙也。遂能鞭笞百鬼,驱使社公。后失其符,为众龟所杀。”另据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说,桓景随道士费长房游学数年。一日长房对桓景说:“九月九日家有灾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酒,祸乃可消。桓景如其言,举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暴死。”后重阳登高沿袭成俗,一直到现在。唐李白有《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军》诗:“九日天气晴,登高无秋云。造化辟山岳,了然楚汉分。”有趣的是晋末的谢灵运,为了登高,特别制作一种木屐,木屐的前后都装有铁齿。上山去前齿;下山时去后齿,人称“谢公屐”。

  但福州的“登高”却始于前汉(即西汉)的汉高祖时候。汉高祖封无诸为“闽越王”。《三山志》说:“《旧记》,九仙山,亦名九日山。无诸王是日于此凿石樽以泛菊。石樽可盛三斛,犹存。”它在今九曲亭内,称“大石樽”。

  福州登高节

  九月九日登高可以避灾,看来始于福州无诸的故事,至东汉末,经过数百年时间,又增加了河南汝南费长房与桓景的故事,在中原流行。晋时“衣冠南下”,福州又重新流行“登高”的文化。“登高文化”由福州而起,影响到中原地区,又由中原地区再回到福州。不过,福州的登高比费长房的登高,早了数百年。于是,福州的“登高”则有了中原文化和福州文化的碰撞。如称于山为“九日山”,纪念无诸王的亲民。到了唐末,翁承赞更有《甲子岁衔命到家至榕城册封,次日闽王降旌旗于新丰市堤饯别》的诗写:“争得长房犹在世,缩教地近钓龙台。”

  此外,还有“乌石山登高”“越王山登高”,甚至在福州的郊县,有山皆可“登高”。农历九月初九日成了“登高节”,为重阳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最有趣的是福州南台的大庙山登高。大庙山又称越王台,为汉高祖敕封无诸为闽越王的地方,建有大庙,祀无诸。山上有块陨石,据说,小孩子每年登山,须在陨石上站一站,才能长得高。至今犹在,被称为“登高石”。清吴玉麟《九日越王台登高》诗曰:“聊且登高去,荒邱弟子家。台空无戏马,木古有啼鸦。士女如云集,笙歌送日斜。盛衰千古事,流览莫兴嗟。”

  插茱萸、饮菊酒

  唐王维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茱萸香气浓烈,能驱虫除湿,逐风邪,治寒热消积食,利五脏。《风土记》说,“九月九日折茱萸以插头上,辟除恶气,而御初寒”,所以说“插茱萸”。

  饮菊酒由“赏菊花”而来。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九月重阳,都下赏菊。”谓之赏菊。晋陶渊明说:“秋菊有佳色,挹露掇其英。”他还说:“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飱秋菊之落英。”用菊花泡酒,便是菊花酒。朱德有《赏菊》诗曰:“奇花独立树枝头,玉骨冰肌眼底收。且盼和平同处日,愿将菊酒解前仇。”据说,汉时无诸在九仙山凿大石樽就是用来盛菊花酒,宴请福州臣民的。因此福州十分重视重阳节饮菊花酒的习俗。

  此外,福州更有食九重粿的习俗。《福州旅游指南》说:“九月九日为重阳节,于祖先前供九重粿。”

作者:林国清 林荫予

分享到: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