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子站>网上展厅>特色栏目>民俗风情

中秋节与塔

发布时间:2017-09-30 来源:福州晚报 字体:【大】【中】 【小】

  一千多年前,福州地区曾有“佛国”之称。宋代景德元年(1004年)知福州的谢泌在 离任后撰写的《福州即景》一诗中云:“城里三山千簇寺,夜间七塔万枝灯。”后人评说: “可见宋时闽中象教(即佛教)之盛,福州多塔。” 一轮皓魄,万顷银装。当中秋节良辰美景与福州城内诸寺庙宝塔交融时,便诞生 “点塔”习俗,嗣衍生“排塔”、“起坎爿塔”等习俗。

  点塔

  民间传说,中秋节适逢唐代某皇帝(或曰玄宗、或曰德宗)生日,定是日为“千秋节”,“京城大张鳌山”,“纵臣民游览,以取同乐”。时任福建观察使(或曰常衮、或曰柳冕)为了讨好当朝天子,令城内几座寺庙名塔“每年中秋,大张灯火,以伸嵩祝之意”。

  尽管此传说的具体情节需要进一步探究,但福州中秋节有“点塔”习俗不容置疑,略举清代的两则历史资料予以证实。

  在道光、咸丰两朝之间知秦州(今甘肃省天水市)的闽县(今福州市)人董平章,在《秦川焚余草》一书的《八月十四日写怀》诗的自注中云:“闽俗中秋夕,寺僧于塔上张灯。”

  自道光三十年(1850年)起在福州居住长达14年的美国传教士卢公明,依据亲身经历,在《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一书中写道:“福州城最显著的建筑物是两座塔,从很远就可以望见。在八月十六之前的几个晚上,如果有人捐了钱并且晚上风不太大,塔就会被点亮。这是本地的一个风俗。‘点塔’要用大量的纸灯笼,灯笼内部安置着油灯或蜡烛。塔的每一层有六个角,每个角挂上灯笼,逐层一直挂到顶上。”

  综上所述,点塔习俗在古时确有其事并流传后世,随着历史的变迁,有所移易。

  (一)原先,中秋节期间福州城内“有浮图(屠)处皆燃灯”。

  后来,大部分名塔如开元寺的寿山塔、大中寺的定慧塔、神光寺的报恩塔(即净光塔)、安福寺的崇庆塔、修文巷(今塔巷)内的阿育王塔等名塔相继损毁。至清代,城内“最显著”的宝塔,仅遗留坐落在于山南麓太平街万岁寺内的报恩定光多宝塔(简称定光塔、万岁塔,俗称白塔),在乌石山南侧城边街下殿原神光寺净光塔遗址上重修的崇妙保圣坚牢塔(简称坚牢塔,续称神光塔、净光塔,俗称乌塔),所以卢公明在书中只记述这两座塔的“点塔”活动。

  民国后,中秋节“点塔”的活动依然盛行,白塔、乌塔仍是“主角”。采录福州地区乡土掌故的古籍《竹间续话》载:“中秋夜,神光、定光双塔,七级燃灯照耀,如红烛高烧。”旧报《华报》有文曰:“每年中秋,塔上大张灯火,双影插天,万镫扑地。”福州风俗竹枝词《点塔》云:“双峙浮屠耸七层,神光万岁各崚嶒。阇黎庆赏中秋节,照耀人间五夜灯。”

  (二)点塔的习俗逐渐派生出观塔、登塔或环塔的习俗,官方的嵩祝活动逐渐变成以礼佛、消灾或祈福为主的民间活动。

  王式金在《梦竹斋诗草》的一阕福州竹枝词中云:“东西对峙两浮图(屠),齐插云霄势不孤。多少游人携手看,万枝灯火照城隅。”刘存仁在《八月十四夜望月放歌》一诗中自注:“闽省会定光、坚牢二塔,中秋灯光如昼,游人甚夥。”卢公明在《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一书中写道:“在夜晚点亮灯笼后,有大量的市民驻足观看。”旧报载,“双塔(八月)十一夜起,环悬小灯,市人夜宴后,多结伴登塔,中夜始归”;“闽人于是夜逐队环塔观灯,可祛疾病,谓之‘走百病’”。福州风俗竹枝词《点塔》有云:“循回盘级费攀登,大放光明宝气腾。与月争辉成大夜,年年忙煞两山僧。”

  排塔

  古籍载:“排塔之俗,则为榕垣所独有。”它是怎么产生的呢?

  有人说,它源自明代嘉靖年间戚继光率部入闽抗倭,“凯旋回榕这天正好是中秋”,“住在三坊七巷里的有钱人把家里值钱的东西拿出来排列,家家户户来比赛,看谁排得最好”,以此“营造欢庆胜利,欢度中秋佳节的气氛,后相沿成俗”;又说,“用到泥塑的玩意儿,这期间难免会出现许多‘塔’”,所以称作“排塔”。

  且不说戚家军抗倭“正好是中秋”凯旋的问题,单说“有钱人把家里值钱的东西拿出来排列”,排出的宝物、佛像一定比泥塑塔多得多,为什么不称之“排宝”、“排佛”,而称之“排塔”呢?实际上这种牵强附会的说法,与“鼎边糊”源自戚家军紧急开拔时用餐之需,都是民间文艺(含福州评话、闽剧等)为突显福州民众敬仰、感激戚家军而编的“戏说”。

  福州本土旧报《福建民国日报》、《华报》、《粹报》等,在先后发表的文章中异口同声:“排塔”习俗是“点塔”习俗的“居家版”。

  由于“点塔”变成民间习俗,每年中秋节“游人环塔者络绎不绝”,拥挤不堪。官宦富豪之家为了他们尤其是女眷及老幼既“不须与众摩肩接踵”,又可以礼佛、消灾或祈福,就想出把中秋节“点塔”的场景搬到家里来的办法。“民家遂缩小雏形,范泥为塔,并排列佛像,是为排塔之兆”;“民间抚其意,以泥为塔,涂以五色,遍缀玻璃小灯,附列各种佛像,如‘弥勒’、‘金刚’、‘罗汉’之类,厥名曰排塔”;“人家儿女亦设土木小塔,香花供佛,称礼塔,即俗所谓排塔也”。

  由“点塔”衍生的“排塔”,在趋于普及的过程中,发生了两大变化。

  其一,“福州中秋节的排塔,当源于佛教,若谓排塔之家都出于佞佛,则未必尽然”,后来无论是信佛教的还是信其他教或不信教的大多数家庭都兴“排塔”,成为榕城的时俗。福州风俗竹枝词《排塔》有云:“浮屠烛火点荧荧,六祖传灯旧演经。道释不妨教混一,八仙三宝列前庭。”附注:“在中秋节间,以瓦人土偶排列堂上,立塔其中,谓之排塔。”

  其二,添加了新的含义。“闽俗凡新妇生子后,母家年际中秋,必送泥偶,以供儿玩。”“闽俗中秋有排塔之举,嫁女者已添丁后,母家年年送塔,取节节高升之义。”

  卢公明在《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书中有过这样的描述:“中秋前后,商店摆出各种各样的玩具,精心装饰陈列以吸引路人。家长们会为小孩子买这些玩具。这些玩具多半是泥塑的,做成各种动物和水果的形状,既有写实风格的,也有想象的,色彩俗艳。最能吸引外国人注意的玩具也许是那些装饰华丽的宝塔,有尺把高的,也有高达六七尺的。家长们买这些宝塔给孩子玩。孩子们会在玩具塔前摆上香烛,有的还会摆上茶水、果子和其他一些食物,也跪下磕头,模仿大人祭祖宗、供菩萨的样子。这种时候,大人会饶有兴趣地在一旁观看。”福州风俗竹枝词《排塔》有云:“喃喃儿戏笑髫龄,香火雏髻惯乞灵。弥勒观音争坐位,年年添佛复添丁。”

  “排塔”,这个蕴含着福州特有民俗文化的专有名词,自产生以来一直没有改变过。近几年,有人也许因只知其福州方言读音,不知其正确写法,故将其误成“摆塔”;后又知错不改,辩解说“排塔今已习惯写成‘摆塔’”。

  “摆”与“排”虽然在福州方言中谐音,但字义并不相同,所以“摆”是白字。为了规范、保护和继承传统的民俗文化,理所当然必须去伪存真。

  起坎爿塔

  起坎爿(pán)塔,就是以残旧瓦片为最基本的原材料,临时堆或叠成的“塔”。福州中秋节起坎爿塔,主要有两种类型。

  一类是乡间村民(含小孩)在旷野上进行。

  古籍或旧报载:“中秋,里社儿童以碎瓦叠成七级浮图(屠),俗呼‘坎爿塔’。”“乡间小孩于旷野以碎瓦累之成塔,瓦罄为止,塔内燃以草料,其光四照,可为一时之乐也。”“村民辄于旷野,砌瓦叠成七级浮屠,中供地藏王,四周燃灯,上烛霄汉,游人熙来攘往,直至晨曦渐透始罢。”他们就地取材起坎爿塔,并燃灯或燃火,用以象征点塔和祈福。

  福州风俗竹枝词《坎爿塔》有云:“七层砌就庆中秋,煞费村童数日谋。断瓦居然奇货似,颓垣废宅尽穷搜。”又云:“净光残破定光修,创建何如我自由。现出浮屠高咫尺,何妨一样佛光收。”附注:“中秋节,乡里小儿拾败瓦,堆叠成塔,立于路旁,夜点以火,群相玩赏,谓之坎爿塔。”

  一类是城市贫民(含小孩)在家中进行。

  古籍或旧报载,排塔活动成为习俗后,出自“有权”、“有钱”阶级的特性,开始斗富,“罗列奇玩,争靡斗艳”,“各运巧思,互相争胜,此风遂盛一时”。

  排塔比较简陋者,在泥塔四周“杂陈泥偶数十而已”,“状极小巧精致,排列案上,夜间点以灯烛”;比较复杂者,“于厅堂中央供七级浮屠一座,上下左右遍列土人、泥马、盆景、古玩之属不一而足,中多陈列《三国志》、《封神传》等戏剧,令人目不暇接”,“灯烛辉煌之下,亦颇可观”。

  比较富贵者,“在正厅之上,陈列巨案,案之上层中央,陈一小塔,塔高一二尺至三四尺不等,或为银制、铜制,或为瓷制,而以土制者为最普通。塔之左右及前方,陈列泥偶,如弥勒、金刚、罗汉、观音、韦陀、唐三藏、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等等;再次为僧、尼、渔、樵、耕、读等。或加以戏装之泥偶,如断机教子、崔子弑齐君、骂王朗、打渔杀家等”。

  据说,缙绅豪富之家庭“每当中秋节仅排塔一项所费不下千余金,其他各家或数百金、数十金不等,习俗奢靡良足慨叹”。旧时,城区贫苦人家无法承受如此消费,为了增添节日气氛且哄哄小孩,他们拾取若干残旧瓦片在桌椅上堆或叠,以此自娱自乐。

  近几年,在三坊七巷和一些大酒楼出现起坎爿塔活动,大呼“排塔”。起坎爿塔根本不能算排塔,以前在这些地方也绝对不会出现如此“寒酸”的情景。

作者:薛宗耀

分享到: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