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子站>网上展厅>特色栏目>福州旅游

百丈龙潭瀑布与祈雨风俗

发布时间:2017-08-03 来源:福州晚报 字体:【大】【中】 【小】

  龙王亭。

  罗源中房旧称河阳,位于县治西北,峰峦如屏,中怀平川。这里环绕着凤凰山、宝胜山、顶旗峰、龙角峰、飞仙岩等五座大山,而河阳溪从起步平原缓缓流过,山明水秀,人杰地灵。这里土地肥沃,罗源建县之前,人口大多居于此,以后才散布到沿海地区。因“先有河阳,后有凤城”,故罗源的人文古迹大多集中于此。

  转水桥

  转水桥位于罗宁古道要冲、岭兜村北河阳溪的水尾,为北宋古桥,建于宋元丰七年(1084年),双孔石梁桥。桥面刻文“弟子阮十七恕周五娘高景舍三贯造梁三条  杨遵与弟矜舍三贯造梁三要条”。桥西侧建有娘娘宫,宫之前廊与桥相连,宫内祀临水夫人香火。据地方文献记载,它为乾隆四十年(1775年)建造,故当地人也将其叫“陈靖姑转水亭桥”。转水桥东侧溪岸有两棵数百年的榆树,枝繁叶茂,树身苍苔斑驳,大树掩映着桥亭,加上小桥流水,被人视为岭兜村的风水宝地。

  转水桥亭位于罗宁古道要冲,这古道也称白鹤岭古道,始铺设于南宋宝庆年间(1225-1227),是福温古道中保留最为完好的一段。古时,福州十邑举子进京赶考必经此地。《福温古道路引》曰,“宁德出城西门宫,白鹤山岭十里长;全条岭中亭三座,白鹤岭头观音亭。直行岭头一歇气,再行五里是塆亭,界首叠石隔十里,中间一观名半天。”据岭兜老者说,旧时福州十邑方向来人是从不在岭兜住店的,所以古时有“岭兜不成街”的说法。他们是一定要爬上白鹤岭,再到叠石村,因为那里有驿站、店肆、酒楼,俨然是一条“天街”。

  有关转水桥建设的缘起,据说先前已有一座石磴桥,建石梁桥是为了镇住河阳溪的水尾,所以桥建好后,这里就很少发大水,所以当地人就叫它“转水桥”。那为什么桥边还有个亭子呢?传说,明初古田有个举子,二上“春官”都是名落孙山,第二次失败途经转水桥时,望着桥下流水哗哗,不禁伤心落泪。他买了古田红曲酒,喝得酩酊大醉,倚在溪边榆树墩上睡着了。突然,他梦见临水夫人陈靖姑。陈靖姑对他说,“此处风景绝佳,如在此筑一亭,安享人间香火,受天下英才膜拜该有多好!”这举子醒来,知道是临水夫人托梦,就跪求夫人赐福,并许愿来年若蟾宫折桂,则一定在此建一桥亭。两年后,天下举子大比,这个举子果然高中进士。后来他就捐银在此修建了桥亭。

  百丈龙潭瀑布

  离转水桥不远,有个金溪大峡谷,也叫百丈大峡谷,它是罗源与宁德的分界。在罗源中房满盾村的地界,有个可与温州百丈漈瀑布相媲美的百丈龙潭瀑布,落差102米,为闽东第一瀑。传说,古时候村居西面的宝胜山与对面的百丈峰有“水涨湾”的奇观,一到夜晚两山合拢,水就涨到村里,到天亮时两山又分开。百丈龙潭瀑布在宝胜山顶的佳溪开始坠入大峡谷,碧水从悬崖峭壁坠落,形成雄浑无比的百丈飞瀑。瀑布之下,端坐一尊弥勒佛石(也称桃石),其后是一眼深潭,水从弥勒佛石两旁下注,形成第二级瀑布,人称“弥勒挂珠”。弥勒佛石底部,就是百丈龙潭。相传,潭里住着百丈龙,又叫“白项珍珠龙王”,为清乾隆皇帝赐封。龙潭旁边的悬崖上有数道深深的“爪痕”,长数米,当地人说是神龙进出“龙潭”的印记。

  百丈龙潭瀑布上下有三潭层叠,上为龙潭,中为师公潭,下为横潭。龙潭浑圆凹陷,形如太极,方圆足有20平方米。据说潭水居高临下,遇弥勒佛石冲抵为二,潭水右流至溪,水质浑浊;左流至师公潭,水质清澈。龙潭险峻,明朝弘治版《八闽通志》曰,“缘石攀藤而上,约百余丈乃至,因名。”地方文献又称,“石壁横峙,苍然绝无片土”。师公潭方圆约40平方米,潭上有石,平坦宽阔,“可容万马”。下潭即横潭,比师公潭还大,范围“不知几千百丈”。瀑布之下的金溪旧传不产鱼虾、萍藻,而今盛产螺蛳与黄鳝,为山中奇珍。

  关于百丈龙的来历,民间有两种说法。一为百丈龙原籍罗源方厝塘,古时有个人曾在中房宝胜寺当长工,某日误吞了龙珠后化身为龙,先后在湖上楼、溪门、龙港、满盾等地栖息过,后由于溪水污染迁移至百丈龙潭。第二种说法是,百丈龙最早栖身于宁德金涵地界的竹林寺前的深潭。早年竹林寺兴盛时有僧人数十名,住持是个得道高僧。高僧声名远播,引起潭中百丈龙的妒忌。百丈龙经常戏弄寺院,尤其是晒谷时,百丈龙做“魇法”,天就下起雨来,待僧人收起谷子,天又晴朗。高僧知道是百丈龙与自己过不去。不久,高僧探知百丈龙把珠宝龙印藏在一块俗称“石企橱”的大岩石中,于是就在该岩石上刻了“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九个大字,又施法在潭中置入数百枚金针。百丈龙疼痛无比,只好游到上游的“六扇厝潭”栖息。然而,百丈龙颇不甘心,三番五次找高僧斗法,高僧忍无可忍,就从寺院的香积橱里取一铁笊篱,往潭里捞了三下,潭水立刻干涸。百丈龙只得再次向上游逃窜,到了百丈崖下正要遁入潭里。这时,高僧哪里肯放,抓住龙尾使命拽,这样拽来拽去,后来就在崖壁上留下了数道痕迹,也叫“龙爬岩”。

  此后,百丈龙逃到了罗源满盾村的百丈溪,反思前非有了顿悟。其后它遇有匪警兵灾,便施法腾云驾雾,封锁要道,护佑远近乡民。一日,村民杀白犬,血水四溢,顿时电闪雷鸣,山洪暴发,百丈龙难以栖身,就爬到了百丈潭。此后,百丈龙又经数百年的苦修,终成正果。

  祈雨风俗

  百丈龙潭祈雨灵昭天下,文献记载始于宋代,实际上在唐代时就已经很有名了。传南宋佞臣丁大全曾当过宁德主簿,主簿地位次于知县与县丞,所以罗宁两地人都叫他“丁三爷”。据明嘉靖版《宁德县志》载:“主簿丁大全因旱,令人以银瓶乞水于百丈龙潭,取之得瓦瓶,民归告,大全疑之,复造银瓶,躬身往投之,又得瓦瓶。大全祝曰:‘潭龙有灵,吾后当显贵,幸示显异。’潭中果露龙爪。大全后登宰府,奏封龙王,驾石龙亭。署句曰:‘龙从百丈潭中起,雨向九重天上来。’此名联闽贤谢肇淛《长溪琐语》有收。”南宋宝祐四年(1256年),丁大全劾罢宰相董槐,升迁枢密院事,百丈龙兑现了诺言。荣登高位的丁大全奏请宋理宗封百丈龙为王,并赐建百丈峰龙王亭。

  百丈龙潭银瓶祈雨,具有浓郁的闽地地方特色。古时祈雨,知县主祭。祈雨前几日,县衙门的衙役会四处张贴告示,通知各乡董事斋戒,并设祭于乡里神庙社坛,严禁各种污秽物品暴露天日。乡绅耆老斋戒三日后,早早沐浴更衣,然后集中县城,听候调遣。辰时,祈雨队伍出发,一路鸣锣开道,黄旗掩映,率队的有知县、典史、主簿、游击、守备等,衣冠整齐,面容肃穆。后面乡绅耆老,穿白色苎布长衫,手持高香,徒步前往,并不许持扇张盖。快到百丈龙潭瀑布时,祈雨队伍要停止脚步,改为三步一跪,同时要大声呼叫“救啊!龙王……”这种仪式叫“礼龙”,目的是引起龙王注意和怜悯。到达百丈龙潭瀑布后,立即有人去附近的宝胜寺借祈雨专用的木梯,同时还要在师公潭旁的山崖上摆起祭桌,布置供品,由身穿道袍的法师诵经焚疏,向龙王祈祷。此外,还要掷筊杯,求得龙王许可。

  祈雨投瓶的人员通常是两三个人,由地方上选出的大孝子或惯走山路的壮汉担任。石壁苔滑,仅有一条石缝可攀,非得要小心翼翼才能通过。距离龙潭一两米处最艰险,投瓶者只能背部紧贴石壁,慢慢往前挪动。龙潭边沿狭窄,天造地设一个五六十厘米的座位,座位前方突出一巨石,即是“桃石”。投瓶人员坐稳后,即可开始“投瓶”。

  投瓶的瓶子是用银子铸造的,也有锡制的。瓶口密封,用油纸包裹,外面还要涂蜡。投瓶人员会将绑缚的红头绳慢慢解开,将银瓶准确投入龙潭。由于潭水翻腾激荡,红头绳大部分都漂浮在水面。此时崖上崖下的人员都屏住呼吸,等待龙王“降旨”。过一会儿,银瓶会自动浮上来,这时银瓶上会附着小鱼或小虾,分别名为“鱼筊瓶”和“虾筊瓶”,罗宁民俗称鱼筊瓶有雨,虾筊瓶则无雨。道光版《罗源县志》记载略异:“凡祈雨请龙,制锡瓶二,封口无缝,系绳坠下。小顷,一瓶浮出,中有水,不知从何而入,谓之‘交湫’。雨可立待。雨后还瓶于水,谓之‘还湫’。若瓶中无水者不雨,常以为验。”

  投瓶人员原路返回后,将瓶子交给法师。法师会仔细询问“筊瓶”情况,并摇动瓶子,谛听瓶内是否有水声,以此预测雨量的大小。如果有了以上的这些应验,则表示龙王已同意降雨。最后,法师诵经送龙神归位,并焚化锡箔元宝,以表示答谢。祈雨队伍顿时欢呼雀跃,并敲锣打鼓,黄旗招展,凯旋回城,这时祈雨的人们往往淋成落汤鸡。回城后,还要演戏三天答谢龙神。雨过天晴,还要将龙瓶内的水送回龙潭。祈雨时如问杯三次,龙神都不“许可”,则要重新斋戒。

  罗宁百丈龙潭瀑布祈雨风俗,已逾千年。瀑布对面的百丈峰龙王亭立有清同治年间宁德知县黄国培题镌的“灵昭昭也”石碑,碑后镌“同治九年六月四,城乡老告旱,恭诣龙潭祷雨,雨随祷下。镌此志异”。又明万历年间,宁德龚邦卿祷雨诗,“邝公(邝彭龄,时为宁德知县)悯旱直躬至百丈龙潭祷雨二日,大雨连旬,诗以颂之”。

 

作者:管柏华

分享到: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