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子站>档案新闻>业界动态

局馆长论坛:发挥档案存史资政作用 服务北京首善之区建设

发布时间:2019-10-22 来源:档案局 字体:【大】【中】 【小】

    位于北京市海淀北部文化中心、建筑面积近2.8万平方米的海淀区档案馆新馆于2016年6月启用,成为北京市首家区级档案新馆,馆藏资源总量位居全市各区之首。进入新时代,海淀档案部门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奋力开创档案事业的新局面。

为党管档 做好服务党建和资政工作 

    北京是国家政治中心,因此海淀档案部门更加重视强化为党管档意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为全区“大党建”工作作出应有贡献。区档案馆收藏有区委历次党代会、全会及反映各级党委相关活动的档案,以及反映区政府、各委办局、各街乡镇、区属国有企业等不同历史时期的档案,这些档案是海淀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推进建设、改革、发展历程的见证,是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海淀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光辉成就的见证。挖掘、整理、研究这些档案的内涵价值,可以让党员干部在峥嵘岁月的回顾中感受荣光,在对美好前景的展望中激发斗志。

    区档案部门围绕全区重要会议、重点工作、重大项目等开展专题档案征集,涉及区委党代会、海淀区两会、中关村创新发展40周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国家卫生区、国际葡萄酒大赛等。区档案部门加大档案资料编研工作力度,近年来陆续推出的《海淀区大事记》《海淀区领导政务活动汇编》《中关村创新发展40年大事选编》等,为服务区委、区政府领导决策发挥了资政参考作用。区档案部门积极落实《北京市区县机关档案工作测评办法》,致力于提高本区机关档案工作的整体水平。2012年至2018年,全区共有63家机关单位被评为市级档案工作优秀单位,优秀率占全区具备申报测评条件机关单位的97%,达到了以测评促建设、促规范、促提升的目的,有效提高了全区档案工作的均衡化、科学化水平,为全区部委办局、街镇档案工作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促进了机关单位公文、档案的制度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

    区档案馆作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市民群众了解海淀区情、激发爱国热情的重要阵地。区档案馆精心布置了“海淀印迹”“海淀特藏”“海淀文萃”等展览,并借助新媒体的优势进行传播展示,深受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欢迎。区档案馆日渐成为机关党日活动、区委党校现场教学、中小学课外教育、市民学习党史和区史的独特场所。

为国守史 助力海淀文化强区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在北京“四个中心”城市功能定位中,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得到高度重视。海淀区科学把握自身资源禀赋和发展方位,提出了“挖掘文化科技融合新动力”的目标任务,这也是“两新两高”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淀是文化大区,文化资源丰富厚重、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在海淀文化蓬勃发展的进程中,档案工作有责任忠实记录海淀人民在文化发展方面的不懈努力和积极探索,忠实记录海淀文化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及海淀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文化生活的向往中取得的突破和进展。

    当前,北京市正着力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档案部门应乘势而为、主动作为,发挥独特优势,挖掘海淀档案资源的文化底蕴,揭示海淀文化的历史脉络和发展规律,凸显海淀文化魅力,普及区情教育,激发干部群众知海淀、爱海淀、建设海淀的热情和干劲,从而为海淀由文化大区向文化强区的跨越作出积极贡献。

为民服务 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当前,全国上下正在党中央的领导下致力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目标催人奋进。民生档案是维护人民群众各项利益的原始凭证,收集管理好民生档案并依托民生档案资源做好为民服务工作,是海淀档案事业的重要着力点之一。

    区档案馆保存有大量民生类档案,如婚姻档案、社保档案、房产档案、知青档案、招工档案等。管理好、利用好、发挥好、实现好这些档案的价值,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必然要求,是档案部门的职责所在。2018年,区档案馆从区卫生、教育系统等接收了一批反映本区地方资源特色和人民群众生活的档案,丰富了馆藏民生档案的内涵。区档案馆还与区民政局研究推进婚姻档案及时进馆并优先数字化利用工作,与区人力社保局研究解决未到进馆年限社保档案因保管条件不达标申请提前进馆工作。另外,区档案馆优先开展民生档案数字化,并已全部完成,达到安全保管和高效利用的目的。

    当前,党和政府正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海淀区在“一网通办”、政务服务“一门一窗一次”,以及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也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区档案部门积极作为,档案行业6个事项入驻区政务服务大厅,区档案馆与区民政局实现婚姻档案数据共享,还与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河东区等探索实现民生档案异地跨馆利用。

为企业服务 融入中关村科学城建设 

    海淀是科技大区,中关村区域聚集着为数众多的民营科技企业,这些非公企业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企业需要形成自身企业文化,需要梳理企业发展历程,需要不断总结发展经验,这些需求事实上都离不开档案工作的支撑。当前,尽管大部分国有企业都建立了档案工作机制,但一些民营企业对档案工作的认识不足、档案工作制度相对缺乏。因此,为民营科技企业和非公企业做好档案业务指导服务是海淀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多年来,区档案部门为企业做了多方面服务工作,如围绕档案服务需求,针对区域内新技术企业开展广泛的调研;结合档案法律法规宣传,面向非公企业开展宣传和培训;帮助部分企业建立和完善档案工作制度;跟踪指导部分企业的档案工作;与高新技术企业开展交流互动,围绕档案工作新技术、新理念进行探索等。下一步,区档案部门将主动融入中关村科学城建设,增强档案工作服务科技企业意识,积极探索企业档案工作新思路,推进全区企业档案工作高质量发展。同时,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系列决策部署,积极深化“放管服”改革,以“一网通办”和“一门一窗一次”政务服务改进提升为抓手,创新档案服务理念和档案利用方式,切实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档案查询利用服务,力争以积极主动的服务、丰富完善的档案资源、科学先进的查询利用手段,为优化首都营商环境、促进民营企业发展,为海淀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作出档案部门的应有贡献。

 

作者:北京市海淀区档案馆副馆长 张 超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9年10月21日 总第3439期 第三版

分享到: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