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子站>档案新闻>业界动态

助力精准扶贫 档案相伴而行——江西省万载县扶贫档案工作掠影

发布时间:2018-08-13 来源:中国档案报 字体:【大】【中】 【小】

初夏的江西万载山清水秀,雨后的乡村更是绿意盎然。万载县地处赣中西北边陲,锦江上游,西部与湖南省浏阳市相连,是著名的花炮之乡,总人口56万。目前,全县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万多户,贫困人口3万多人,主要分布在大山里。那里的“老俵”勤劳朴实,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国家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角声中,当地档案部门精准发力,用档案真实、精准、全面地记录脱贫攻坚全过程,见证着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历程。


 

建立扶贫档案,重在精准识别 

茭湖乡上峰村山高林密,是个深度贫困村,当地政府通过扶贫干部走家串户、深入宣传、普查评议、归纳梳理、核查纠正、民主评定、确认公示7个精准识别步骤,形成了规范的扶贫档案,这些档案对扶贫施策、精准脱贫提供了重要参考,也为纠正漏评错评提供了整改依据。茭湖乡扶贫办干部杨辉介绍:“在精准识别过程中,有些条件较好的村民也想成为贫困户,享受扶贫待遇,为此隐瞒家庭收入。遇到这种情况,扶贫干部会耐心讲解扶贫政策,做到一把尺子量到底。在2017年开展‘七清四严’核查中,发现村民宋某的妻子在县城经商,生意做得不错,收入稳定,经过再次精准识别、民主评议后被清退。”

在村委会档案室,所有贫困户的扶贫档案整齐排列在档案柜里。抽出几个贫困户的扶贫档案,居住条件、贫困程度、贫困原因、就业渠道、收入来源、脱贫需求、扶贫投入资金等信息跃然纸上。从中可以看出,档案工作者真是下足了“绣花”功夫。

万载县档案局馆长黄光辉介绍:“全县精准扶贫档案从2014年5月开始建立并不断完善,根据省档案局的要求,制定了《万载县精准扶贫档案规范化管理要求》,多渠道部署和落实相关标准,使档案业务规范的普及紧跟精准扶贫工作。”贫困村、贫困户大多集中在深山区,没有专职档案员,且人员经常变动,档案干部每次下乡指导,都要克服路途难行、交通不便、自身工作任务负担重等诸多不利因素。黄光辉深有感触地说:“我们的档案干部人员数量有限,要跑遍所有的乡村摸清档案规范管理情况十分困难。因此,县档案局采取多次举办精准扶贫档案业务培训班的方式,手把手地教学,让每个学员都能熟练掌握。只有档案业务做到精准,才能为精准识别发挥作用。”


 

依托扶贫档案,坚持精准施策 

依托扶贫档案,扶贫干部与贫困户进行精准结对、对症下药。茭湖乡上峰村凌端清家里的墙上张贴着精准扶贫政策明白卡、干部帮扶责任牌、健康扶贫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牌等。凌端清拿出保存在家里的精准脱贫登记证,上面详细记录着帮扶干部来访时间、帮扶内容和帮扶效果等,每次家访登记都留有帮扶干部本人的签字。

68年来,居住在大山深处的凌端清和父亲凌高寿坚持为山上的45位红军烈士义务扫墓,生活条件极其艰苦。2016年,凌端清一家被认定为低保户,结对帮扶干部、县委副书记陈志尧切实帮扶,使凌端清不仅享受到国家低保政策,还通过异地搬迁,从深山里的土坯房搬到了交通便利的安置点。之后,凌端清利用山上的老房子饲养猪、鸡和黑兔,有了零散收入;在光伏电站合作社、黑山羊养殖场和有机茶园,利用扶贫贷款入股,有了固定收入;他和老伴还上了大病医疗险,看病有了保障;两个儿子参加了县里的技能培训班,在宜春工业园打工,有了工资收入;今年全家收入能达到三四万元,日子逐渐好了起来。

根据万载县委、县政府的要求,扶贫工程牵头部门需组织成员单位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行业扶贫专题调研,县级领导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脱贫攻坚综合性调研,为精准扶贫工作献计献策。帮扶干部要加强跟踪帮扶,推进帮扶计划落实,严格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增强“造血”“输血”功能,确保帮扶措施精准到位、帮扶对象稳定脱贫。在扶贫档案里,帮扶干部到访贫困户的时间、发现的问题、提出的建议、帮扶措施等都有据可查。

驻村扶贫工作队干部、省戒毒局的舒弋波说:“省扶贫办要求驻村扶贫干部每天两次通过全球定位系统在扶贫对象家里定位签到,并拍照上传到‘江西精准脱贫’手机APP平台,监督扶贫干部在岗情况,扶贫干部必须做到全身心投入精准扶贫工作中,一个季度驻村不低于50天。”舒弋波和村民吃住在一起,在上峰村已经扶贫3年,对村里贫困户的情况了如指掌。

“村里的凌高寿、凌端清父子68年来在山上坚持为牺牲的45位红军烈士义务扫墓十分令人敬佩,去年凌高寿、凌端清父子还荣登‘中国好人榜’,这样的好人我们必须帮扶。”舒弋波边说边打开电脑,展示了他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拍摄的照片和视频,这些原始影像记录了他在上峰村3年扶贫生涯的难忘记忆。宜春市档案局馆长卢小梅说,精准扶贫电子档案是目前需要加强规范管理的一个方面,目前各县进展情况不一,下一步将在全市推动该项工作,加大收集力度,避免扶贫工作结束后或人员调动后缺失这部分档案。

在鹅峰乡严坑村,村委会针对全村贫困人口71户175人制定了《脱贫攻坚产业扶贫全覆盖实施方案》,到2017年底已有贫困人口48户118人获得了“新生”。该村8组贫困户易会平,其丈夫去世多年,自己带着3个上学的孩子住在危房里,家庭十分贫困。帮扶干部通过查看她的扶贫档案资料,认真分析致贫原因,根据精准扶贫政策,开出了一份斩断“穷根”的良方:一是解决住房问题,实施异地搬迁;二是寻求联系社会公益力量,承担孩子的全部读书学习费用;三是介绍易会平到工业园企业打工,确保家庭收入稳定,解决生计难题。来到易会平家里,她激动地说:“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感谢村委会的好干部!是他们让我住上了新房,孩子上学也不用愁了,还给我安排了工作,有了稳定收入,我的日子越过越好了!”


 

规范管理档案,定位精准服务 

据了解,万载县2015年脱贫975户3033人,2016年脱贫1590户5593人,2017年脱贫2611户8870人。目前,全县还有30个贫困村未摘帽,计划今年16个村摘帽,明年全部摘帽退出。如何让贫困村尽快摘帽,如何让档案全程跟进,这背后的信心和动力更多来自中央和地方政策的扶持与指引。

2017年,为了更好地服务打赢脱贫攻坚战,省档案局、省扶贫办出台了《江西省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实施办法》,并配套出台了《江西省精准扶贫档案整理细则》。其中,《江西省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实施办法》将精准扶贫档案分为综合管理类、精准识别类、精准施策类、精准脱贫类、特殊载体类,对精准扶贫档案工作的组织管理、归档整理、验收移交、查阅利用等作出了明确规定,并要求各级扶贫部门、乡镇必须加强对精准扶贫档案工作的组织领导,将其与精准扶贫工作同步部署、同步实施、同步检查、同步验收。

省档案局馆长方维华表示:“扶贫档案是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形成的对国家、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对存凭留证、推动总结扶贫工作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针对脱贫验收,江西明确要求各级脱贫验收评估组在对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进行脱贫验收时,应同时对其形成的精准扶贫档案进行验收,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作为验收组成员单位参与验收。对于目前精准扶贫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省档案局将在今年召开一次现场会,根据发现的问题进行细化指导。比如,一些部门和企业签订的扶贫项目合同未能及时归档的情况需要尽快协调解决,以确保扶贫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

使命在肩,初心如磐。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不断推进,切实做好新形势下扶贫档案工作是档案工作者的光荣使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全过程都要精准,有的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


 

分享到: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