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子站>档案新闻>工作动态

我市档案馆荣获全省业务建设评价第一名

发布时间:2019-12-23 来源:福州晚报 字体:【大】【中】 【小】

  每个人都在创造档案,也会在生活和工作中用到档案。近年来,为进一步发挥档案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的作用,我市档案馆以服务窗口为载体,深入挖掘档案资源,扩宽服务领域,努力打造档案公共服务的“福州样本”,并在近期福建省档案局组织开展的全省市级综合档案馆内部业务建设评价中,荣获全省第一。

  解难题办实事

  档案馆越来越热门

  上世纪90年代在福州市柴油机厂从事“有毒工种”的蔡伯最近在办理退休手续。按政策规定,划入“有毒工种”的职工可享受提前五年退休的待遇。倘若能顺利办理,蔡伯不仅能少交5年的社保金,还能从55周岁开始领取退休金。然而在办理手续的过程中,社保工作人员告知蔡伯,他的个人档案中缺少证明工种与工作年限的材料。为此,蔡伯来到了市档案馆寻求帮助。

  “查阅的过程并不顺利,该厂前期的工资档案没有注明具体工种且蔡伯忘记自己在铸造分厂与喷漆组工作衔接时间。”市档案馆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了查到蔡伯从事“特殊工种”的凭证,他们一次又一次调出有可能的档案,少则五六十本,多则上百本,延迟下班时间,终于在蔡伯第四次进馆时找到了相关档案。

  随着惠民政策的不断出台,档案在维护群众工龄认定、房屋拆迁、养老保险等方面的切身利益上凸显出重要作用,越来越多人通过档案来落实解决相关事宜。

  为了更加优质高效利用档案,市档案馆不断扩宽服务渠道,创新服务方式,从增设公交车语音报站和道路指示牌、窗口入驻市市民服务中心到开展“馆长接待日”等。2016年档案利用服务6029人次,16137卷(件)次;而2018年,达到11161人次,27357卷(件)次。

  共享化数字化

  档案馆越来越先进

  “太好了,真是太方便了,这下就不用跑到闽侯那么远去查档了,我本来只是过来问问看,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查到我的结婚档案!”这是市档案馆建立“异地查档 跨馆服务”后的首例接待对象——原福州仓山区城门公社的村民梁女士在查档后留下的话语。

  据了解,“异地查档 跨馆服务”是改变传统各个档案馆自行受理—审核—出证的档案利用模式的创新之举。市民只需到就近的综合档案馆或市民服务中心档案馆窗口填写一张申请表,其余的流程就由档案服务人员代为完成,已经整合的档案可直接从共享数据库上调取,未整合的通过传真、电子邮件等辅助方式传输,极大地免除查档人异地奔波之苦,实现档案服务立等可取,一站办理。

  如今,我市档案馆已与省内9个设区市及平潭综合实验区档案馆以及兼备跨馆服务意愿和一定档案数字化水平的21个外省档案馆签订了跨馆协议,初步建立起了同城通办、全省覆盖、全国推广的馆际联动机制。

  为了推行这一机制,市档案馆做了大量沟通工作,并出台了《跨馆利用服务办法》,还根据需求选取利用率较高的涉民档案进行整合,目前已经整合全市各县(市)区档案馆婚姻登记、知青、土地房产、招工等10多类民生档案数字化副本共计1034.2万页,电子目录约309.3万,实现了全市馆藏民生档案100%数字化,也为“共享档案APP”亮相数字峰会奠定了基础。

  据介绍,今后在这款“共享档案APP”上,市民可以通过“身份证+人脸识别”的数字公民二维码进行线上便捷查档、线下扫码办事、窗口在线核验档案等多元化查档工作。

  “现在,我们正将婚姻登记、土地房产权属等证明性数字档案在‘共享档案APP’上进行测试,待技术稳定后将会推向社会。”市档案局相关人员告诉记者,希望未来能在“云”上架起档群关系,让老百姓不出门就可以查档。

分享到:

相关链接